……
【第六位:大清第一舔狗多爾袞。】
【當年馬景濤和寧靜兩人主演的《孝莊秘史》紅遍大江南北,多爾袞和大玉兒之間的愛情故事不知道看哭了多少人。】
【也正是因為這個電視劇,多爾袞才榮獲舔狗的外號。】
【但關於多爾袞和孝莊皇後到底有沒有一腿這事,學者們眾說紛紜。】
【這事《清史稿》中是沒有記載的,但是《清史稿》是滿清遺老遺少們編寫的,裡邊對清朝大肆吹捧,所以這樣的醜聞肯定是不會記載的。】
【反觀同時期的半島李氏王朝的史書中,明確記載了孝莊皇後下嫁給了多爾袞,注意是下嫁,不是偷偷摸摸的搞男女關係。】
【那多爾袞又是如何獲得大清第一舔狗的稱號呢?下麵讓我們來看一看,他的舔狗之旅。】
清朝。
無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都有些尷尬。
孝莊皇後是他們的祖母/曾祖母,多爾袞是他們坐穩江山的第一功臣,也是他們的十四叔爺,順治則是他們的爸/爺/太爺,這幾個人他們都不好隨意置喙。
所以他們為了不讓這醜聞流傳下去,銷毀了不少資料。
可沒想到,算漏了一招啊,怎麼半島那邊什麼都記載呢,這點家長裡短也值得寫史書裡嗎?
關鍵還特麼是彆人家的家長裡短,你們自己國家沒有啥需要記載的嘛?
一天天就知道不務正業,可惡!
……
【多爾袞,努爾哈赤第十四個兒子,也是清軍入關的第一大功臣。】
【1620年,努爾哈赤廢太子,立自己的八個兒子共議朝政,史稱“八王議政”。年僅八歲的多爾袞開始走向曆史舞台。】
【1628年,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位,多爾袞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一生大大小小征戰了上百次,為清朝的崛起立下了不世之功。】
【1643年,清太宗皇太極猝死,因為沒有立下遺詔,所以皇帝之位空懸。】
【由於滿族和漢族不同,並沒有嫡長子繼位的規矩,所以那時的多爾袞,和皇太極的長子豪格都擁有繼承權。】
【且二人實力不相上下,誰也不服誰,都想著不服就乾一下。】
【眼看著鬥爭將要進入白熱化,這時,那個女人出現了。】
【也不知道大玉兒是怎麼說服多爾袞的,反正多爾袞退讓了一步,提議擁護大玉兒的兒子,年僅六歲的順治皇帝繼位,而他則當了攝政王。】
【這一提議,得到了大批騎牆派的支持,他也由此開始逐漸掌控朝政。】
三國。
曹操不解地嘀咕著。
“這一招很漂亮啊,他本就沒有掃平一切的實力,擁立他人當皇帝,從而獲得中立派支持,是很高明的手段啊。”
“頂多是這個人選有一些貓膩,可也算不上是舔狗吧,最多算是利益交換。”
曹操雖然是第一次聽說“舔狗”這個詞,但由於天天接觸天幕,耳濡目染之下還是隱約明白了這個詞。
“那應該就是後麵發生的事,讓他榮獲了這個外號吧。”郭嘉笑著說道。
曹操點了點頭,繼續看向天幕。
【擁立順治繼位後,多爾袞實力逐漸增強,在次年便乾掉了曾經的心腹大患豪格。】
【1645年,李自成兵敗自殺,金陵也被清軍攻破,滿清基本平定天下,多爾袞的聲勢到達頂峰。】
【出行狩獵的禮儀逐漸僭越,國家大事儘在其手,文武百官見則下跪,說是攝政王,實際上已和皇帝無異。】
——“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篡位三件套他都聚齊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多爾袞要廢了小皇帝,自己當皇帝的時候,情況突變,他突然和皇帝生母,也就是大玉兒成了親,還被封為了皇父攝政王,從此以後絕口不提當皇帝的事。】
——“古往今來,為了皇位拋棄愛情的故事並不罕見,但為了愛情,不要皇位的故事應該僅此一例。”
——“糊塗啊,當了皇帝,想娶誰不能娶?”
——“那時候不就是隻能得到人,不能得到心了嘛。”
——“這麼做他就能得到心了?”
【1650年12月,多爾袞因墜馬重傷不治去世,享年39歲。】
【順治帝聞言“傷心欲絕”,然後傷心了兩個多月後,派人挖了多爾袞的墳墓,將其屍體拖出來鞭-屍,順便清算了他的所有勢力。】
——“騎馬打仗一輩子的滿人,墜馬而死。(狗頭)”
——“順治是真迫不及待啊,這邊人剛死,那邊就派人去羅織罪名。(捂臉)”
——“最強戀愛腦,頂級大冤種。”
——“其實後來他沒有當皇帝,也是因為他沒有兒子,他應該是把順治當自己半個兒子看了。”
——“前有多爾袞,後有高啟強,他們的事例告訴我們,千萬不要愛上帶娃的女人。(捂臉)”
——“我不同意,我和我女朋友就處的很好啊,可惜她家人不同意我們兩個。”
——“兄弟,誰不同意,我去跟他談談。(憤怒)”
——“她老公。”
這時,天幕播放起了《孝莊秘史》的剪輯片段。
畫麵中,多爾袞眼中含淚,神情哀傷,用拳頭不斷捶打著自己的胸口。
“為了你,我放棄唾手可得的皇位!”
“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挖給你,這還不夠嗎?”
這話說的字字珠璣,每一個字都包含著濃烈的情感。
對麵的孝莊皇後被感動的一塌糊塗,眼淚嘩嘩地往下流。
“草!”
清朝皇帝大罵一聲,齊齊捂臉。
這特麼是啥?
這,這,給我老祖宗演成啥了。
他雖然戀愛腦,但你也不能拍成這樣啊,簡直不忍直視!簡直辣眼睛!
這個片段給清朝各位皇帝的尷尬癌都看犯了。
當然,最尷尬的當屬皇太極了。
雖然他們有兄終弟及,哥哥死了娶嫂子的風俗。
可關鍵是他特麼的還沒死呢!
“陛下,臣弟實在是沒有那個心思啊。”年輕時的多爾袞此刻也尷尬地快把鞋底扣破了。
“有也無妨,朕……朕不在意,真的。”皇太極深吸了一口氣,裝作不在意的模樣。
天幕可說了多爾袞這是大清的第一功臣,那他無論做什麼,自己都是不能殺他的。
自己死的早,若是把他殺了,改變了大清的曆史進程,那他可就是大清的罪人了。
一個妃子而已,彆看現在還沒有什麼,就算有什麼,他也得忍下去!
……
【第七位:清高宗乾隆。】
【乾隆皇帝大家肯定不陌生,當年紅邊大江南北的小燕子中的皇阿瑪,就是乾隆。】
【而乾隆也是唯一一位,在外號方麵能夠比肩高粱河車神的猛人。】
【有著大清詩聖,人間富貴花,蓋章狂魔,文物牛皮癬,十全老人,大清彈幕之王等知名外號。】
又是乾隆?
這人這麼火嗎?
詩多就算了,外號也這麼多?
古人們此刻哭笑不得,一個個紛紛猜測這位叫乾隆的大哥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做到各個領域全麵開花的。
【大清詩聖大家應該都了解,那蓋章狂魔,牛皮癬等外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就不得不說他的一大愛好了,那就是搞收藏。】
【據統計,他在位的60年間,藏品高達一萬多件,這一萬件中,除了海內外的奇珍外,近4000件都是華夏古典書畫作品。】
【按理說這沒什麼,當皇帝嗎,誰還沒點小愛好了,但乾隆不光愛收藏,還喜歡在上邊蓋章。】
【據不完全統計,他一共有1800多枚印章,平均每12天就要做一枚新的印章,然後他會在自己喜歡的作品上,蓋滿自己喜歡的印章,注意是蓋滿哦。】
【比如王獻之的《中秋帖》,目前殘留22個字,上邊卻蓋了80多個章。看上去一片通紅,有的甚至還蓋在了字上。】
【再比如華夏十大名畫之一的《五牛圖》,除了牛身上外,也處處是印章。】
【最慘的莫過於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了,全文一共28個字,卻被乾隆蓋了172個印章,題了六十多字,密密麻麻的像牛皮癬一樣。】
【也因此,乾隆被冠上,蓋章狂魔,文物牛皮癬,大清彈幕之王等稱號。】
——“笑死,做贗品的都要崩潰了,這還咋造假嘛!”
——“彈幕鼻祖。”
——“乾隆爺是我們行業的祖師爺,對了,我是街頭貼小廣告的。”
——“也挺好的,帶章算是正品認證了。”
——“關鍵是他假的也蓋,有的他沒認出來。(捂臉)”
——“其他人是粉絲,乾隆則是狂熱私生飯,天天跟蹤偷拍的那種。(狗頭)”
東晉時期。
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倆對視了一眼,齊齊說道:“不是,他是不是有病啊!”
26個字,蓋176個章?
這是人能乾出來的事?
這還讓他們父子倆以後怎麼寫字了?
他們莫名有種,那章不是蓋在了字上,而是蓋在了他們身上的羞恥感。
“爹,要不你以後多寫點吧,等爛大街了,他估計對你就沒那麼大興趣了。”王獻之提議道。
“差著一千多年呢,就算寫的再多,到他那時候也存不下幾幅了。”王羲之唉聲歎氣地說道。
“唉!”父子二人齊齊歎氣。
……
清朝。
乾隆對於後世的小黑子已經習慣了。
基本能做到無動於衷……個屁啊!
他,大清皇帝,四海九州之主。
收藏點字畫,蓋億點點章也值得被說道說道?還是反複被蛐蛐!
他一生就寫詩,蓋章這麼幾個愛好,結果被天幕輪番蛐蛐。
“和珅!給我把世麵上所有的古玩字畫,全都搜羅來!他們不喜歡朕蓋章,朕偏要蓋!”
其實上次他就要繼續蓋章來著,結果發現他的藏品確實沒地方下手了,隻能在背麵蓋了幾個。
可根本不過癮!
這一次,他要在新的字畫上麵,大蓋特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