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上官婉兒(2 / 2)

除了文學以外,上官婉兒在軍國大事上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李顯往往要聽取她的意見才能做出決斷,因而朝臣為了求得升官進爵,都爭先恐後的討好上官婉兒。

但是這樣的日子僅僅過了5年,上官婉兒又要麵臨一場站隊了。然而這一次她失敗了。

公元710年,李顯突然暴斃,韋皇後立李顯的庶子李重茂為帝,效仿武則天。然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聯手發動了政變,鏟除了韋後一黨。

在李隆基率軍衝進皇宮時,上官婉兒知道韋後大勢已去,就帶領宮人迎接李隆基,還拿出一封詔書,上麵寫著要讓李隆基的父親李旦輔政。然而為時已晚,李隆基對上官婉兒這種左右逢源的態度非常不滿,下令將上官婉兒斬首。

集齊一代才女,香消玉殞,終年四十七歲。太平公主非常傷心,為她操辦了後事。

在本篇的最後,讓我們用上官婉兒的墓誌銘來總結她的一生:“瀟湘水斷,巫山雲碎,珠沉卷席,玉碎連城。甫瞻鬆檟,靜聽墳塋,千年萬歲,椒花頌聲。”

——“上官婉兒就是機關算儘太聰明的典範。”

——“上官婉兒和狄仁傑是無責太難的左膀右臂啊,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巾幗宰相,才華與美貌並存,很喜歡她寫的詩詞。”

——“逆風起筆,飛起來了!”

【唐朝末年,宦官奪權那點事。#曆史#唐朝】

盛極一時的大唐也擺脫不了被宦官操控的命運。在整個唐朝的21位皇帝中,共有9位皇帝是由宦官所擁立,更有兩位皇帝直接死於宦官之手。

宦官勢力之強,可謂是曆代之最。本期視頻就讓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那些權傾一時的唐朝宦官。

早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前,唐玄宗李隆基就對大太監高力士非常寵信。不同於其他宦官,高力士的權勢來自於皇帝的寵信。

無論自己的權力再大,高力士對自己的主子都是忠心耿耿,畢恭畢敬。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皇帝對外姓武將失去了信任,而李唐宗室也一直處於自相殘殺的優良傳統之中。

在武將宗室都無法信任的情況下,皇帝隻能選擇信任身邊的家奴,宦官的地位開始扶搖直上。

公元756年,皇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親信太監李輔國被大家賞賜,負責執掌兵權,監察百官。從此,宦官這一群體才算是正式登上了唐朝政治舞台的中央。

李亨性格懦弱,對李輔國言聽計從,文武大臣想見皇帝一麵都要先征得李輔國的同意,就連太上皇李隆基都要受到李輔國的欺壓。

李輔國能如此囂張,除了擁有兵權之外,還和張皇後狼狽為奸,兩人合謀害死了李亨的小兒子建寧王。太子李豫心存忌憚,對李輔國敢怒不敢言。

不過李豫畢竟年輕,李輔國又體弱多病,總有一天李豫會當上皇帝,到時候李輔國這樣的宦官群體還能這樣囂張嗎?

公元762年,李豫病重,張皇後想廢掉李豫,另選其他的李唐宗室繼承皇位。李輔國不僅沒有幫助張皇後,還轉頭到李豫這裡幫助李豫廢掉了張皇後,想以擁立之功換得李豫信任,繼續手握大權。

那麼李豫真的會甘願接受李輔國的擺布嗎?

李豫登基後尊稱李輔國為尚父,朝政大事處處都要找他商量。李輔國得意洋洋,放鬆了警惕。

不久之後,李豫派人深夜進入李輔國家中,趁李輔國熟睡之際,結果了他,一代權宦就此落幕。可是由他而起的宦官專權遠遠沒有結束。

李輔國死後,李豫提拔宦官魚朝恩參與朝政。沒想到魚朝恩也不比李輔國好多少,彆說文武大臣,就連皇帝李豫他都不放在眼裡。李豫深感後悔,聯合宰相殺掉了魚朝恩。

這時宦官的權力雖然很大,但是皇帝還有足夠的能力可以鏟除他們。但等到李豫的兒子李適登基後,宦官的權力又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不說宰相,就是連皇帝也不能遏製他們了。唐德宗李適也知道宦官亂政的危害,所以早在登基初期他還能重用能臣貶斥宦官。但是沒過幾年他就發現還是宦官信得過。

公元783年,涇源節度使帶著5000士兵到長安討賞,沒想到卻一無所獲。皇帝不願給,那就隻能動手拿了。

眾將士在長安大鬨一場,到處劫掠。唐德宗嚇得連忙逃出長安,但是身邊卻連一個侍衛都沒有,隻有宦官們忠心耿耿地陪在李適身邊。

自此以後,李適也像他的祖父那樣重用宦官。生死關頭,還是家奴最可靠啊。

就這樣,宦官的權力越來越大,他們雖然不能自己做皇帝,但卻能決定誰來當這個皇帝。若是皇帝不願聽他們的,那麼他們就可以換個皇帝。

李適的兒子李誦登基後重用柳宗元等人發動變法,但是因為觸犯了宦官和藩鎮的利益,被大太監俱文珍脅迫,把皇位讓給了兒子李淳。

沒過多久就離奇死亡了。李淳當上皇帝後繼續重用宦官,還讓他們帶兵出征。有大臣勸李淳小心宦官權力過大,李淳卻不以為然地說他們不過是家奴,不管給他們多大的權利,隻要除掉他們都是輕而易舉。

然而宦官的權勢之大,朝野上下有目共睹,就連後宮的貴妃們也要特意拉攏他們幫助自己的兒子爭奪皇位。

公元820年,李淳駕崩,宦官擁立唐穆宗李恒登基。李恒沉迷丹藥,年僅30歲就駕崩了。

他的長子唐敬宗李湛又被宦官劉克明所殺,皇位由此傳到了唐文宗李昂這裡。李昂想改變宦官專政的現狀,準備聯合朝臣誅殺宦官,沒想到卻把這些大臣送上了死路。

——“一波操作送了個大的,屬於是又菜又愛玩的選手。”

——“就離譜,直接趕出甘露之變的選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