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辛棄疾都沒有霍去病的好運氣,沒有遇到明主。”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北宋無將,南宋無相,可惜了。宋朝就不配擁有嶽飛,辛棄疾等人。”
【曆史上最能寫詩的大佬,一口氣看懂愛國詩人陸遊。#陸遊#宋朝曆史】
他是古代存詩最多的詩人,60年間創作了近萬首詩。他曆經了4位皇帝,卻始終報國無門。他的愛國情懷、氣魄和臨終絕筆,無一不是他一生不得誌的寫照。
本期視頻就讓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一口氣看懂陸遊的一生。
陸遊是如今的浙江紹興人,他出身於江南的名門望族、藏書世家。他的父親陸宰曾任地方主管運輸事務的官員。在奉詔入朝述職的時候,於淮河船上喜得第三子,因此取名陸遊。
金兵南下攻破汴京後,北宋滅亡,陸宰隻好帶著家眷南遷到浙江紹興。陸遊5歲時,金軍再次渡江南侵,宋高宗率一眾大臣南逃,陸宰則舉家改奔東陽。家庭開始逐步安定下來。
因為陸遊出生在北宋和南宋兩朝交替之際,成長在平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國家的不幸、家庭的流離,給他幼小的心靈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陸遊自幼聰慧過人,12歲時便能寫詩作文。因為長輩利用功勞作為恩蔭子弟被朝廷授予了官職。29歲時,陸遊進京參加了給予現任官員及恩蔭子弟舉行的進士考試,取得了第一名。
同時參加這場考試的還有秦檜的孫子秦塤。因為自己的孫子位居於陸遊名下,秦檜大怒,甚至要降罪於主考官。一年後,在陸遊參加禮部考試的時候,秦檜指使主考官不得錄取陸遊,從此陸遊便被秦檜所記恨。
仕途一直不順,直到陸遊31歲時,秦檜病逝,陸遊才得以步入仕途,不久之後便被調入京師。
陸遊進入朝中後剛正不阿,先是進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應隨意封官,後又借宋高宗酷愛珍稀玩物,認為此舉虧損聖德,並建議皇帝要嚴於律己。
公元1162年,宋孝宗趙昚即位,賜給38歲的陸遊進士出身,還封為了高官。陸遊剛直不阿的性格還是沒有收斂,上書建議整治吏治軍紀,固守江淮,徐圖中原。
而當時宋孝宗在宮中取樂,並未對陸遊的建議給予重視。陸遊見宋孝宗遲遲沒有反饋,就將此事告訴給了大臣張浚。張浚便入宮質問宋孝宗,因此罷免了陸遊的官職。
一年後,宋孝宗任命張浚為都督主持北伐,但因為將帥不和導致大敗。一時間偏安之論在朝堂盛起,張浚隻好領罪,被貶為江淮宣撫使。
正是在這個機緣下,陸遊結識了張浚並獻策出師北伐。隨著隆興和議即將簽訂,陸遊以臨安瀕臨大海、運糧不便且易遭遇襲擊為由,建議皇帝在合約簽訂之後應以臨安為幌子接待金朝使者,而實際上則駐紮在建康。
這種計策都顯示了陸遊的收複故土之誌。但當時朝中奸臣掌權,陸遊控訴其利用職權廣結死黨,迷惑朝廷,後患無窮。宋孝宗聽後大怒,將陸遊貶到建康府任職。
不久之後又被罷免了官職,直到45歲時,陸遊才再次被朝廷征召出仕,擔任管學士和農事。由其家眷由山陰逆流而上,根據沿途的風土民情作《入蜀記》。
兩年後,陸遊被駐軍在南鄭的王炎征召進入幕府。陸遊得知後滿心歡喜地隻身前往南鄭,做《平戎策》,為宋軍草擬了驅逐金人收複中原的戰略計劃。
提出收複中原必須先取長安,長安必須先取隴右,積蓄糧食,訓練士兵,有實力了就進攻,沒有實力就固守。但朝廷卻否定了北伐計劃的《平戎策》,並調王炎回京,解散了幕府,出師北伐的計劃也毀於一旦。
陸遊感到無比的憂傷,這一次的軍旅生活也是陸遊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親臨抗擊前線,力圖實現愛國之誌的軍事實踐。這段生活雖隻有8個月,卻給他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
公元1172年,48歲的陸遊被任命為成都府路安撫使,陸遊騎驢入川,很不得誌。在蜀中任職期間,陸遊造訪了翠微苑、白塔院、大明寺等當地名勝,愈發愛上這塊天府之地,並萌發出終老於此的念頭。
50歲時,陸遊在蜀州閱兵,作《蜀州大樂》攻擊了南宋的養兵不用、苟且偷安。南宋主和勢力詆毀陸遊不拘禮法,蜀州統帥迫於壓力隻好將陸遊免職。
賦閒的陸遊就在杜甫草堂附近的浣花溪畔開辟了一個菜園,躬耕於蜀州,自號放翁進行反擊。
直到54歲時,陸遊的詩名日盛,受到了宋孝宗的召見,再次被起用任職。之後的10多年裡,陸遊因與主和派的水火不容,浮沉宦海。宋光宗即位後,朝廷最終還是以嘲詠風月為名,將其削職罷官。
66歲的陸遊悲憤不已,再次離開京師,將自己的住宅提名為風月軒。
陸遊被罷官13年後,朝廷再次召陸遊入京,主持編修國史、兩朝實錄和三朝史,並免去了陸遊上朝請安的禮節。
編修國史期間,因為韓侂胄主張北伐,受到了陸遊的大力讚揚和支持,多次提詩勉勵韓侂胄抗擊外辱,為國立功。
一年後國史編纂完成,79歲的陸遊便辭官回到了山陰。
就在陸遊從辭官回家後不久,韓侂胄請皇帝下詔出兵北伐,陸遊聞訊欣喜若狂。然而隨著戰事節節失利,韓侂胄眾叛親離,最終發動政變誅殺了韓侂胄,與金國簽訂了嘉定和議,北伐宣告徹底失敗。陸遊聽到這些不幸的消息後悲痛萬分。
公元1210年,陸遊憂憤成疾,臥床不起,不久後與世長辭,享年85歲。臨終之際,陸遊留下絕筆《示兒》作為遺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