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權勢最盛的時候,連皇帝的日常生活、飲食起居都有人報告給嚴嵩,一等知道官員的選拔更是要過嚴嵩之手。隻要出資賄賂嚴嵩,就能得到相應價格的官職,嚴嵩的兒子嚴世蕃甚至說連朝廷都不如嚴家富有。
這樣一位權傾朝野的首輔,晚年失寵於皇帝後,竟在公元1567年落得個沒收家產,貧病交加而死的下場。
第四位:燕鐵木兒權臣不單存在於漢族政權,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也有著權臣當道,燕鐵木兒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他權勢滔天之勢甚至強娶了太後為妻。
說起燕鐵木兒的掌權曆程,還要從公元1328年元泰定帝的駕崩說起。
他駕崩後,燕鐵木兒擁立了元文宗登上皇位,如果沒有他的擁立,元文宗根本沒有繼位的可能。因此文宗登上皇位後,不但讓燕鐵木兒官拜中書右丞相,還封他做了太平王。
1329年燕鐵木兒又幫元文宗毒死了皇位的有力競爭者元明宗,此後更受皇帝的信任,元文宗甚至將自己的兒子送到燕鐵木兒家當養子,還親自收養了燕鐵木兒的兒子,至此燕鐵木兒一時風光無限,此時的朝政也由燕鐵木兒牢牢把控,各級官員、王侯公主在燕鐵木兒麵前都要恭恭敬敬。
人一旦得到了權力,就遏製不住自己的欲望,燕鐵木兒的一大陋習就是好女色,他在掌權之後強行娶了元泰定帝的皇後為妻,隨後又納了40多名宗室女子為妾。
元文宗死後,燕鐵木兒怕新帝繼位會追究他的過錯,就阻礙元順帝登基。不過由於荒淫無度,燕鐵木兒在文宗死後不久就離世了,一代權相的人生自此畫上了句號。
第五位:多爾袞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在清王朝的開國過程中,成為皇太極最得力的心腹。
公元1643年,皇太極駕崩,順治皇帝衝齡即位,由攝政王多爾袞輔政。順治親政以前,清廷的軍國大事多獨斷於攝政王多爾袞。
利用自己戴天攝政的有利地位,迅速完成了集權的過程,進一步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議政王大臣一事紛紜,不覺反誤國家政務為名,集權於攝政王之手。
多爾袞獨掌大權後審時度勢,敏捷果斷,在政治上、軍事上迅速進行了一係列的戰略性調整,使清軍得以順利入關占領BJ,爭取到了政治上、軍事上的優勢,掌握了主動權。
1646年,多爾袞以順治皇帝幸福收住於皇宮之中,每次調兵遣將都要奏請前義十分不便為由,請人將皇帝璽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備用所有儀仗的種類與皇帝等等。
均為二十種,隻是在每種類的具體數目上比皇帝略少一些。官員奏書中將皇叔父攝政王還稱作九王爺,而且多爾袞還不用像順治帝行禮。但在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爾袞卻突然在古北口外的喀拉城去世,年僅39歲。
第六位:有仇必報的張居正曆史上的張居正,被描述為“工於謀國,拙於謀身”的權臣。1525年,張居正出生於江陵的一個落魄秀才家庭,並沒有什麼顯赫的背景。
1536年,12歲的張居正參加了鄉試,荊州知府十分喜愛他,為他改名為居正。23歲時,他考中進士,二甲第九名,也就是全國進士中的第十二名,以他的年紀來說,絕對是奇才。
在張居正成為首輔之前,他先後經曆了四次首輔之爭:夏言和嚴嵩之爭、嚴嵩和徐階之爭、徐階和高拱之爭、高拱和他自己之爭。
雖然初入職場的張居正麵臨戰略的問題,但是嚴嵩和徐階都很看重他。即便張居正選擇了依附徐階,時任首輔的嚴嵩也並沒有打壓他,阻撓其發展。
嚴嵩被清算之後慘死在故鄉,是張居正寫信給當地官員,讓其發善心下葬嚴嵩。
1567年,張居正帶高拱成為內閣首輔,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定。在任內閣首輔的10年中,張居正實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
財政上清查田地,推行一條鞭法,支持太倉歲入,使得國庫資金增至400餘萬。
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守邊關,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裡之外,朝令夕至,行政為之肅然。
1582年,57歲的張居正因病身亡,萬曆皇帝贈上柱國,諡號文忠,封太師。然而沒過多久,逐漸收回實權的皇帝開始了對張居正的清算,甚至於挖墳解恨,最終導致張居正的改革毀於一旦。
【盤點曆史上真實存在的女中豪傑#曆史#知識】
俗話說“巾幗不讓須眉”,在曆史的長河中有許多扭轉乾坤的巾幗英才。從軍花木蘭、鎮國夫人、樊梨花、保家衛國的生態軍、一門英烈穆桂英,都堪稱女中豪傑,但他們都是文學作品中的經典形象,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曆史人物。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中國曆史上名垂青史的女中豪傑。
第一位:婦好婦好是現存甲骨文獻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女性名字之一,她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中豪傑,商王武丁的王後。
婦好在武丁時代的地位非常顯赫,她不僅武藝高強,擁有高超的軍事頭腦,還是代表帝王與鬼神溝通的大祭司。
商朝的武功以武丁時代最盛,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婦好。她的武器是一把飾有雙饕餮紋、重達9kg的斧鉞。
據甲骨文記載,她親自率兵打敗了商朝周圍20多個方國,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在那個作戰通常隻有千人規模、戰鬥方式基本相當於肉搏的年代,婦好的最高統兵記錄是1.3萬人,這在當時相當於商朝全國一半的兵力,也是武丁時期出兵規模最大的一次。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