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中原大地又一次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各路軍閥割據一方,唐朝領土及關中、河東等地。
自公元618年開始,唐軍以關中為中心掃滅群雄,先後平定了薛舉、李軌、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武裝勢力,統一中國。
在唐初統一戰爭中出力最多的就是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但是按照傳統宗法製度,立了長子李建成為太子。
沒想到李建成對李世民十分嫉恨,而李世民對兄長也非常不滿,兄弟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
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逼迫李淵禪讓,登基為帝,是為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初期,天災頻發,百姓生活困苦,經常遭受DTZ襲擾。李世民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躬行節儉,輕徭薄賦,休養生息。
他重用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名臣,知人善任,從諫如流,先後五次頒布求賢詔令,並增加科舉考試的科目,不問出身,唯才是舉。唐朝湧現出一大批治國人才。
在勤修內政的同時,唐朝在對外戰爭也獲得了一係列的勝利。公元630年,唐朝滅DTZ,活捉頡利可汗,四夷酋長齊聚長安,尊奉李世民為天可汗。
唐朝設置了順、右、化、長四州都督府安置突厥降民。公元634年,吐穀渾歸附唐朝,公元640年,唐朝滅高昌國,設立安西都護府,唐朝影響力到達中亞。
西域各國紛紛前往長安朝貢。公元646年,薛延陀韓國投降唐朝,同年唐朝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立單於都護府。
李世民死後,唐高宗李治在父親留下的遺產上接續貞觀之治,發展經濟,提倡文教,完善科舉製,頗有貞觀遺風,後世稱之為永徽之治。
李治在位期間先後攻滅西突厥、百濟、高句麗,使唐朝版圖臻於極盛。然而李治患有風疾,時常頭暈目眩,不得不依靠皇後武媚娘打理政務。
久而久之,唐朝的權力中心從皇帝李治手上轉移到皇後武媚娘手中。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由李治與武則天所生的第三子李顯繼位,史稱唐中宗。李顯性格懦弱,對妻子韋後言聽計從,皇位還沒坐熱乎就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
李顯的弟弟李旦繼位,更加不敢反抗母後,朝政大權完全落在武後手中。武後臨朝稱製,追尊武氏先祖,提拔武氏子弟。各地接二連三的出現祥瑞,儼然是為改朝換代造勢。
公元684年,徐敬業起兵造反,發出著名的《討武檄》。武後發出挑戰:“試看今日之獄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武後派出30萬大軍平叛,徐敬業兵敗身死。武後借機清理了一大批反對的文武大臣。不久越王李貞謀反,武後借機清洗了李唐宗室貴族,為自己登基掃清了最後障礙。
公元690年,67歲的武後正式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曆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帝,因其嗜好奢侈,所以被後世稱之為武則天。
為了坐穩皇位拉攏人心,武則天打壓關隴貴族,提拔庶族寒門,並且廣開科舉,提拔寒門士子。
同時武則天也重用酷吏,鼓勵告密,清洗潛在的反對勢力,在局勢穩定後又將這些酷吏悉數處死。
然而武則天依然還麵臨著一個很大的難題,就是該立武家人為嗣,還是李家人為嗣?當時武周朝名義上的繼承人是武則天的小兒子李旦。
武承嗣、武三思等人百般鼓動武則天廢掉李旦。這時狄仁傑提醒武則天,自古隻聽說兒子祭祀父母的,沒有侄子祭祀姑姑的。
不久爆發了營州之亂,武氏子弟被派去平叛,沒想到卻一敗塗地。武則天見武家人不成器,所幸接回了李顯,將他立為太子。
到了晚年,武則天沉迷奢侈享樂,偏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擁立李顯複位,次年,一代女皇武則天離世。
李顯沒有吸取第一次當皇帝時的教訓,對韋後百依百順,言聽計從,聽從女兒安樂公主之言,排擠弟弟李旦和妹妹太平公主。
不久李顯離奇死亡,韋後想要效仿武則天立傀儡皇帝垂簾聽政,沒想到太平公主和李旦之子李隆基聯手發動政變,誅殺韋後、安樂公主,擁立李旦二度登基。
然而李旦剛登基,太平公主就和太子李隆基反目成仇。李旦把皇位禪讓給李隆基,公元713年,李隆基誅殺太平公主,一係列宮廷政變到這裡終於暫時告一段落。
經過貞觀、永徽、武周三朝積累,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開元年間,唐朝已經走入盛世,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繁榮的國家之一。
唐朝的首都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有60多個國家的商人使節與唐朝進行經濟文化來往。
然而在盛唐繁榮的背後卻隱藏著一係列危機。自北朝以來實行的府兵製和經過數百年發展已經趨於崩潰,腐兵、廢伍、兵心渙散。
邊將擁兵自重,而李隆基卻沉迷於享樂之中,懈怠了政事。平盧節度使安祿山靠著討好李隆基和楊貴妃平步青雲,兼任了範陽、河東節度使。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起兵造反,由於唐朝長平日久,沿途州縣見叛兵襲來,毫無抵抗之力。不過數月,洛陽、長安就雙雙失陷,李隆基倉皇出逃。
曾經強盛的大唐就這樣化為了泡影。安史之亂曆時7年,對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唐朝由盛轉衰,藩鎮割據華北,宦官勢力日益膨脹,吐蕃、回鶻崛起對唐朝邊境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但是唐朝中央政權依然還在,勉強維持著統治,在風雨飄搖中繼續了100多年國祚。
那麼唐朝為何能有這樣的生命力呢?除了唐天子威信尚存,各方勢力都需要在名義上尊奉天子之外,更根本的原因就是除了北方藩鎮割據之外,唐朝中央政權依然能從江南附屬地區征收賦稅,
保證了維持統治的經濟基礎。到了黃巢之亂席卷全國才給大唐敲響喪鐘。公元878年,黃巢起義爆發,給大唐敲響了滅亡的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