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將相和,萬事有奔頭,將相反,萬事成蹉跎。
楊昌坤很清楚這一點,好在張鐵軍也是實乾之人,與自己有著同樣的政治抱負,一門心思搞工作。對於張鐵軍的工作,楊昌坤不但支持,也十分信任。
張鐵軍道,“楊書記,你現在說話方便嗎?”
張鐵軍突然莫名其妙來了這麼一句,楊昌坤不由得一愣,但很快意識到,張鐵軍要說的事必然十分重要,即便不重要,也是極為敏感的。
楊昌坤來南州履職市委書記並沒有帶秘書過來,還是用以前市委辦那班人,而這班人在過去都是服務過唐大年多年的人馬。
楊昌坤心裡一陣疑惑,把公文包遞給秘書李軍,擺手示意了一下。
李軍會意地點點頭,接過公文包,先行回了房間。
“鐵軍同誌,你說吧,我身邊沒彆人。”楊昌坤轉身一邊往角落裡走去一邊道。
張鐵軍拋磚引玉道,“楊書記,我要說的事和老書記有關。”
楊昌坤心裡微微一驚,“和大年同誌有關?”
張鐵軍不置可否,“和大年同誌有關。”
楊昌坤不由得心裡一陣好奇,儒雅的臉上露出了困惑之色,“鐵軍同誌你具體是指什麼事?”
張鐵軍遲疑了一下,把唐大年乾預千山地方工作的事詳細向楊昌坤彙報了一遍。
唐大年的口碑一直不錯,楊昌坤聽完後一臉震驚,半信半疑道,“鐵軍同誌,大年同誌可是老書記,在南州的口碑一直很不錯,你確定這些事不是撲風捉影道聽途說?你是市長,這些話可不能亂說。”
張鐵軍肯定道,“楊書記,要不是向陽同誌親自來找我彙報,我也很難相信大年同誌作為已經退休的高級領導乾部,還會去乾預地方上的工作,不過向陽同誌肯定知道這件事的負麵影響,如果不了解具體情況,也不會輕易來找我彙報的……楊書記,咱們南州這幾年的發展很困難,山南文娛集團能來南州投資,對我們南州的發展來說是好事,特彆是山南文娛集團在千山投資的幾個項目都是千山乃至南州創新轉型走綠色發展的一次嘗試,如果我們連投資商在南州的投資都不能保障,這會對南州的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造成極大的負麵影響。”
楊昌坤不由得眉頭緊鎖,張鐵軍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南州這些年的發展太困難了,作為以前的老工業城市,隨著時代發展和省城的虹吸效應,大企業外遷,落後產業隨著愈來愈嚴的環保政策而大批淘汰,工業優勢已不複存在。
現在的南州唯一能挖掘的發展潛力就是自身的生態優勢和曆史文化價值,走全域旅遊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而山南文娛集團敢為人先,以總部企業形式進駐南州,在南州設立集團分公司,斥巨資在千山投資開發紅色旅遊項目和康養項目,也算是為南州的發展開了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