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就像半年前,自己因為寫了一篇關於龍山需要轉型發展的調研報告,就從一名南洲日報的記者,一下子被初來乍到的楊昌坤相中,直接調動到楊昌坤身邊,成為他的秘書一樣。
人人麵前都有機會,就要看你能否抓住。
抓住了,就會成為人上之人,抓不住,就會被彆人永遠踩在腳下,當做墊腳石。
喬良不想一輩子都做彆人的墊腳石。
歐陽誌遠雖然沒什麼背景,但他這次搶救楊書記,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歐陽誌遠是極具投資的潛力股。
歐陽誌遠和何秀琴,這兩個人,自己必須全力結交。
崔國富原本以為楊昌坤會在醫院養傷,正好趁他不在這段時間,進一步在市委樹立自己這個副書記的權威,但沒想到,楊昌坤竟然輕傷不下火線,打著拐杖回到市委工作。
正陪著老書記唐大年下棋的崔國富,得知這個消息,臉色不由得變了一下,輕聲道,“唐書記,楊昌坤不在醫院養傷,竟然回到市委了。”
唐大年抬起頭來瞟了一眼崔國富,淡淡笑道,“國富啊,你真應該好好學習一下昌坤同誌這個工作勁頭,如果你以前有這樣的工作勁頭,現在的市長就是你了。”
崔國富試探地問道,“唐書記,您就不覺得奇怪嗎?”
唐大年瞅了他一眼,明知故問,“奇怪什麼?”
崔國富含蓄道,“這次的調研,我總覺得表麵上是調研,但實際上另有用意,在南州這麼多年,我還沒見過哪次下去調研,會讓所有常委們一起去。”
唐大年嗬嗬笑了笑,“你覺得昌坤同誌是掛著羊頭賣狗肉?”
崔國富不置可否的點點頭,“唐書記,我怎麼總覺得楊昌坤和張鐵軍他們兩個是聯起手來和您暗中較勁呢?”
唐大年看了一眼崔國富,身為局中人,昨天一聽說楊昌坤召集了所有市委常委下去調研轉型發展工作,就感覺到了這一點。
“國富同誌啊,看來你還是有政治頭腦的。”唐大年輕輕笑了笑,“他們這既是向我叫板,也是想借此機會給他們立山頭,給常委們樹威,我想肯定會有一些人通過這件事以後倒向楊昌坤和張鐵軍。”
崔國富馬上鄭重其事地向唐大年表忠心,“老書記,您放心,我是您一手提拔起來的,沒有您唐書記,就沒有我崔國富的現在,我是不可能倒向他們的。”
唐大年一臉波瀾不驚地嗬嗬笑道,“官場上的事,風雲變幻,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的南州變了天,姓楊,不姓唐,你最終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我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