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坤感覺龍福海的敲打越來越明顯了,對於這件事他不想再爭辯什麼,隻是一邊陪著龍福海沿著玻璃棧道繼續向前走,一邊點頭聆聽。
身後,張鐵軍意識到龍福海要單獨和楊書記談話後,便停下了腳步,沒有跟上來,喬良和歐陽誌遠見狀,也停下了腳步。幾個人一停下來,張繼海、王建新兩位縣太爺,包括郭超、廖穀峰等人也放緩了腳步。
王建新現在愈發意識到歐陽誌遠在市委書記楊昌坤眼中的分量,趁機主動上來和歐陽誌遠聊天,那姿態不像一個處級乾部給科級乾部說話,反而更像是一個下屬給上級彙報工作一樣,恭敬無比。
當然歐陽誌遠清楚自己的身份定位,對王建新始終是一種很尊敬的態度,至於王建新希望他找機會多報道一下千山工作這個請求,歐陽誌遠點頭表示自己平時很關注千山方麵送過來的新聞稿子,隻有有機會一定會給千山多上幾篇稿子。
“對了,王縣長,現在舊城改造商業綜合體那個項目怎麼樣了?”歐陽誌遠趁機提及商業綜合體項目。
王建新一聽,便明白歐陽誌遠什麼意思,會意一笑,道,“最近縣拆遷辦已經和拆遷區的群眾麵對麵開了一次座談會,大部分群眾已經在拆遷補償協議書上簽字了,還有一小部分的群眾,我們正在抓緊做思想工作,等這部分群眾的思想工作做通以後,山南文娛集團就可以開始進場施工了。”
歐陽誌遠一聽山南文娛集團乾這個項目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便放心下來,笑了笑道,“雖然我不在千山工作了,但一直很關心咱們千山的發展,等舊城改造完成以後,咱們千山的城市品質會得到極大的提升,不管是發展旅遊還是吸引客商,環境是基礎。”
王建新笑了笑,點頭道,“沒錯,咱們千山的發展必須是協同一體的,對龍山的定位是生態康養示範區,在大力開發龍山的生態旅遊資源的同時,也要提升整個千山的硬件條件,借助南州走生態發展路線的機會,把千山真正建為南州的後花園。”
儘管很早之前,歐陽誌遠和王建新之間因為上官飛雪的問題,彼此之間並不認同對方。但隨著漸漸的接觸之後,王建新在歐陽誌遠身上看到了一種年輕乾部難得一見的品質,工作有思路、有想法、有魄力,而且敢於迎難而上。也正是因為在他的堅持下,龍山紅色文旅產業項目才得以上馬,最終引起省市方麵的高度重視,迎接越來越多的上級領導下來的檢查調研。而作為縣長,王建新不能不承認,在這件事上沾了歐陽誌遠的光。
而對於王建新,歐陽誌遠的看法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在過去,他曾認為王建新是一個自私自利的縣太爺,不過現在發現,其實王建新是一個很有政治報複和魄力的人,不管是出於撈取政治資本還是政績的目的,至少在他擔任千山縣長以來,一直倡導“項目推動跨越”這樣的發展理念,千山也從過去一個基礎設施落後、城市麵貌破爛的老舊縣城,在一點一點發生著變化。
官員通常可以劃分為這幾種,一種是聰明並且清廉的,能給老百姓帶來好處,屬於真正的民族脊梁;一種是聰明但是貪婪的,這樣的官員也可以給老百姓帶來一些好處;愚蠢並且貪婪的,這種官員最不可救藥,隻會禍害老百姓,禍害國家。
在歐陽誌遠來說,王建新或許談不上是第一種,但絕對不是第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