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部長,關於人事權力向基層政府下放這件事,其實那天我已經當麵和徐部長您聊了,我的意見是現在基層的工作任務不僅繁重,而且在高質量發展這樣的大背景下,對乾部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要求越來越高,目前的工作力量已經難以滿足改革發展的需要,如果能夠把人事使用權下放一部分給基層的鄉鎮政府,讓他們靈活掌握一部分乾部的使用權,這會整個基層政府的運轉和工作推動還是會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的,當然,徐部長你那天也提到了,縣委這個層麵在人事權力下放上是沒有決策權的,還是以市委的意見為準吧。”當著所有鄉鎮一把手的麵,宋新科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徐永壽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沒有發表意見,而是看向了坐在宋新科右手邊的副書記任和平,任和平是他這次下來做調研要關注的重點,“和平同誌,你是副書記,平時分管的是組織工作,對於南水的乾部人事工作,你最有發言權,談談你的意見吧。”
急於籠絡人心的任和平,自然是點頭支持宋新科的意見,“徐部長,宋書記說得對,基層乾部人手短缺,工作力量不足確實是擺在我們麵前的一道難題,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現在從上往下對工作的標準要求越來越高,基層乾部力量不足的問題愈發凸顯,我覺得這的確是咱們組織部門要考慮的一個重點。”
徐永壽依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笑了笑沒有表態,隨即目光落在了歐陽誌遠身上,“歐陽縣長,你的意見呢?你認為現在在乾部改革上組織部門應該加強哪方麵的工作?”
歐陽誌遠深知宋新科和任和平一唱一和,有意拉攏人心,但工作開展有困難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因為人手不足,而是能力問題。
歐陽誌遠一針見血地指出,“徐部長,我覺得我們的乾部隊伍現在麵臨的最大的困難並不是力量不足,而是能力欠缺、本領恐慌的問題,反而我覺得先行的乾部編製不是人手不足,而是已經超標了,這也是農民負擔重的原因,為什麼這麼講呢?就能我們南水來說,南水的人口是六十萬,但是在編的乾部有7萬,另外靠財政吃飯的還有好幾萬,所以我們算下來,平均六七個人就要養一個乾部,這個是很可怕,很荒唐的一件事情,古今中外是沒有這個比例的,所以我們的農民為什麼負擔重,我想主要原因就是來自於我們嚴重超編,如果這麼多乾部都無法推動自己的本職工作,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乾部的能力嚴重不足。”
一聽歐陽誌遠反其道而行之的態度,會場內除了調研組和趙占林、於根茂等幾名歐陽誌遠隊列中的乾部,其他乾部臉上紛紛露出了厭惡之色。
歐陽誌遠察覺到這一點,但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誰讓自己為了群眾的利益而犧牲了乾部利益。但他並不後悔自己表達這些想法,如果南水所有的乾部都不敢說真話,南水還有未來可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