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陰霾,小雨綿密。
羅曼戴著草帽,披著鬥篷,望著眼前的灌木。
本地人喊它野酸棗,但果實不能食用,隻有牛羊能吃,它分布廣泛,遍地都是。
鐮刀割不動,要用柴刀都要劈砍好幾次才能斬斷。
越冬後,地麵以上植物組織儘數枯死,但土壤底層的根係仍然存活,韌性十足。
羅曼用力拔出這個灌木。
周邊土地先是鼓脹,繼而紋裂,最終撐碎。
繁密的根部暴露在空氣時,板結泥塊掛在細根上麵,像是大瘤子,被羅曼提在手裡。
他的手掌有一層堅實的老繭,抵禦了摩擦和用力造成的傷害,但手背卻遭到了那株灌木的死前報複。
有根木刺刺入肉裡,羅曼將手背放在嘴邊,吸出手背上的斷木刺,然後將帶著血絲的口水吐出,蹲下來觀察這片土地的土壤結構,是否適合開墾。
……
土壤一般分為砂土、壤土、粘土。
壤土最好。
質地疏鬆,通氣透水,保水保肥力很強。
隻要稍作耕耘,把種子撒進去,收成一般不會差,是農耕文明的天選之地。
在羅曼印象裡,也就大公領的千裡沃野偏向於壤土,播收比例從1:5到1:12都在合理範圍內。
因為土壤肥沃的地方就是要比其他地方的產量高。
而眼前這片土地卻不屬於壤土。
表層是板結的砂土,大約十多厘米的厚度。
而深層卻是黏結的粘土。
砂土的特點就是保水性極差。
這場稀稀拉拉的酥雨這片荒地積出了數不清的小水窪,就算滲透下去,也很難殘留在砂土層。
深層的粘土特點就很特殊了。
優點是保水保肥強,潛在肥力較高。
缺點是濕度高,含水量也高,從砂土層滲透下來的水分全都留存在了這裡,但它基本不具有排水性和透氣性。
地緊難耕,土溫低,肥效不易發揮。
羅曼讓拉克斯打造出重犁,就是為了能將深層的粘土翻起來,經過太陽暴曬,清除雜草、防止蟲害,將底層肥力釋放出來。
表層板結的砂土也不是不能劈開。
可是很費勁。
原本兩頭牛就能拉動的重犁,如今需要四頭牛。
而且,效果也絕談不上多好。
隻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
但無論怎樣,該翻地還是要翻地的。
一定的要改良土壤結構。
羅曼今次準備開墾出七千畝到一萬畝的荒地。
得拉過來一千多萬、接近兩千萬斤的泥炭和糞肥。
毫無疑問,這是個大手筆。
所以,這次他集結了三千個勞動力。
其中包括了嫁給士兵的那些適婚女性。
士兵妻子也是重要勞力,得跟在重犁後麵撿石子、砸土坷垃。
建造隊也得停一停,先過來種地再說。
因為蓋房子什麼時候都能蓋,而種田不是什麼時候都能種的,現在急缺勞力。
趁著這場春雨的勢頭,用十字鎬將板結的土層掀開,土坷垃挨個敲碎,先是鬆土,然後每畝地再混進去兩千斤的泥炭進去。
兩千斤泥炭和糞肥結合的腐殖質,落到一畝生地裡,就隻能平攤出薄薄一層。
但若是一次施肥過多,不能及時分解,反而不利於土地熟化。
每年做兩次、每次一兩千斤的泥炭和糞肥。
三五年就能變成一塊合格的熟地。
疏鬆綿軟、結構良好、活土層厚達二三十公分,到時候無論種植什麼,都能得到極高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