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用光了全身的力量。
她本來就沒恢複好,現在有種透支感,身體虛弱的像是幼獸。
那種感覺一點都不好,沒人喜歡虛弱的狀態,比感冒發燒都要糟糕。
她沉沉入睡,等待著下次蘇醒。
夏斯塔又從羅曼手裡接過她,想要說些什麼,但是放棄了。
要說些什麼?埋怨還是責備?
她對起源城的現狀並非一無所知。
作為近侍,她有較高的自由度,她親眼見到了這裡是怎樣的地方。
一座磚房,幾位砌牆工人用一天就能壘出牆體出來。
一段百米長的路,幾十個鋪路工用一天時間就能鋪出來。
一塊百畝麵積的林地,幾百個農夫用半個月就能開墾出來。
一次流域性洪澇,一萬多個勞動力用了短短幾天就令洪水平息。
他們的效率比外界所有人都要高,而且在那種積極昂揚的氛圍中,幾乎沒多少人偷懶。
誰敢偷懶就會被舉報,然後發配礦山。
她沒見過礦山的狀況,但知道那邊的工作量肯定比起源城隻多不少。
畢竟她沒法想象那些礦山是怎麼撐得起所有人的鋼鐵需求的。
現在所有人都在承擔著高效且明確的勞動任務,在如此神速的建設速度下,其背後不知道多少人在奉獻。
她活了將近三十歲,首次見到什麼是集體的力量。
他們各司其職……包括格薇兒。
這個時代沒有童工的概念,有些麵包師學徒、馬倌學徒乃至騎士侍童等,都是自幼開始勞作的,負責各種雜活。
況且她也不小了,她再不是兩年前的那個像是鵪鶉的小女巫了。
發展是一項漫長而艱巨的任務,往往需要數代人的努力和奮鬥,才能推動整個文明的進程。
而在那樣的過程中,其車輪下又不知道碾壓了多少人的血和汗。
夏斯塔不理解這種事。
羅曼能理解夏斯塔,但他從不指望夏斯塔能理解他。
……
他馬不停蹄的去了那片他原本選定為牧場的草原。
牧場是極有必要的。
雖說放牧會增長飼養周期,但卻能擴大養殖規模,減少管理人手。
亞基見到羅曼,立刻迎接:“老爺,我算了算,這塊地要是改造好了,明年應該能放牧兩千匹馬、三千頭牛、一萬隻豬、兩萬隻羊。”他說出了預計目標。
自瘸腿治愈後,他的行動變快了,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你要多少人?”
“一千人!”亞基說道,“老爺,您給我一千人,我保證把它們養的好好的。”
養殖場初具規模時,也是這些人手,如今要照料的牲畜卻多了十倍。
這是放牧帶來的優勢。
“今年能不能改造好?”
“有點難。”亞基尷尬道,目標是有了,但通往目標的過程就很難走。
“要多少人?”羅曼又問。
“咱們要在這裡種植幾萬畝的苜蓿,播撒十幾萬畝的牧草種子,最起碼要七千人以上。”
這不是個單純的數字,背後是七千人的吃喝拉撒睡,後勤供應難度極高。
羅曼思慮片刻,開口說道。“先修路吧。”
牧場和起源城相距五十公裡,坐落在通往煤鐵鎮的路旁。
但煤鐵路不能用了,本來就是粗製濫造出來的泥巴路,經過短短兩年就磨損的不成樣子了。
將其拆掉,換成質量好的石板路,能有效的提高運輸建材的效率。
反常識的是,土壤肥沃的草原不適合種植主糧,稍微遇到點氣候變幻就容易顆粒無收,其生態環境更適合發展草業。
它適合發展成一個單獨的畜牧鎮,本身也能分流一部分起源城日益龐大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