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智庫(內容已替換)(1 / 2)

自今年開始,羅曼最忙碌的事情就是安排新增人口。

他統治的民眾數量突破二十萬大關。

短短兩三個月,一下子湧過來幾萬人,這樣很容易會造成統治混亂的惡果。

勞動力也分為有效勞力和無效勞力。

統治不徹底,就等於沒有統治。

無法利用的勞動力都是無效勞力,吃飯都浪費糧食,你就算以工代賑,那也得組織起來讓他們乾活。

黑鐵之王理論上有數百上千萬個勞動力,但他征調糧食都困難。

羅曼這邊要稍微好那麼一點點,卻也不容得鬆懈。

豐饒城在去年尚是一座新城,行政力量是有限的——每個居住點普遍處於適應階段——適應新的規章製度,適應新的勞作模式。

他們曾經的生活方式被羅曼輕易的顛覆了,後果是極大幅度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羅曼覺得理應如此。

不提高生產力怎麼猛猛發育?

可彆人不這樣想,他們覺得豐饒城是一個他們從未體驗過的、開天辟地的、陌生而未知的全新世界。

一切都要重新來過,任何行為都要被規範,比如吃飯,排泄,居住,勞作。

活了這麼大歲數感覺白活了,過往的生存經驗在這裡一點用都沒有。

要讓新增人口轉化成勞動力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

因為他們的勞動效率也未必有多高。

試想,他們在家吃著火鍋唱著歌,忽然被劫了,被扔進陌生世界裡,任誰都有怨氣的,有民怨就意味著積極性不夠。

這種情況下,羅曼得讓軍隊監督他們去乾活。

沒錯,是監督。

這也是軍隊為什麼隻能協助生產、而不能指揮生產的原因。

缺乏畜力的時候,能讓軍隊當牛做馬,但不能讓他們一直當牛做馬。

一個剛入伍的新兵,要經過半年的訓練,才能站得出像樣的軍姿。

說立正就立正,絕不含糊!

你讓他們去乾一個月的農活……

那就壞了,軍訓成果不能說歸零,至少也能說減半。

換言之,這個時代的士兵都是單線程。

兵源素養本來就差,還讓他們整天乾活,怎麼保持強大的戰鬥力?

既要軍紀和戰鬥力,又要能承受繁重的勞作,還要讓他們發揮農業指導和建築隊的作用……多少有點強人所難了。

一萬新兵暫且不提,而那七千多老兵的大部分都隻接受了兩年的訓練,沒法掌握更多的技能知識。

兩年時間,能認識幾百個字就不得了了。

所以,羅曼準備挑選一批積極進步、做事靈活的士兵。

他稱他們為智庫。

在羅曼看來,每個文明對智庫都有不同的定義。

它可以是幕僚參謀、谘詢顧問、政策施行、公共管理、知識儲備等——縣老爺的師爺也符合智庫的特征,所以智庫也能叫做師爺。

它在羅曼這邊的定義卻很簡單。

資源庫、知識庫、智慧庫、生產庫。

每位智庫都要有具有目標明確的政治理念和生產建設的知識儲備。

他們要熟練的掌握農耕、建築、養殖、製造、修橋、鋪路等多方麵的知識,每個人都是一座活著的知識館。

要讓他們學習那些知識,最起碼要用數十年的時間。

而羅曼等不及了。

有些事非得用超凡力量不可。

智庫的思想覺悟和戰鬥素養必須要全麵高於尋常士兵,否則就不具有領導地位。

而第一批智庫的來源又不能來自軍隊原本的大隊長和中隊長等使徒。

或者說,擔任士官的使徒不能再擔任智庫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