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2 / 2)

就當前來說,大多數底層農夫都想成為自耕農。

墾荒條件艱難,隻能住木棚,每天收集柴火,忍受風吹日曬雨淋,但還是壓不住群眾的熱情——他們還是想把勁用在自家土地上,就算拉屎放尿都不能浪費在彆的土地上。

而且,開荒所需的物資也完全不用擔心。

每月從運河岸邊領固定口糧,交給妻子做飯,自己就能哞哞的乾活了。

十字鎬和鐵鍬斷了?那就以舊換新。

缺乏畜力和重犁?處理好前期清理工作,就能申請調用了。

淋雨生病了、或者得了彆的疾病,那就從醫院帶來一些大蒜素。治得好繼續乾,治不好埋土裡。

缺乏前期資金也可以向羅曼殿下借貸,購買桌椅板凳、鍋碗瓢盆、衣服被褥等生活物資。

一年才漲五分之一的本金,種個四五年地就還回來了。

羅曼也樂見其成,因為這真的很節約管理成本。

隻是最開始分配土地的時候有些麻煩。

比如河流遠近、肥沃程度、地形複雜等多種因素,這些細枝末節總能鬨出來一大堆雞毛蒜皮的事情。

彆看是雞毛蒜皮,但在那幫蠢貨眼裡也是大於天,就算羅曼殿下當麵,他們也敢壯著膽子下跪磕頭,求一塊靠近河流、土壤肥沃、易於開墾的土地。

但羅曼從不出麵,從不回應,他選擇一刀切——你不種,有的是人種,給你這塊地,你就把它打理好。

最開始的問題解決了。

但後續對畜力和重犁的資源分配也是個問題。

僧多肉少,資源終歸是有限的,清理好一片平坦的土地後,早一個月深耕和晚兩個月深耕,那就是關係到能不能早點播種,早點種植早點收獲。

農業部的莫爾主要負責調解這方麵的糾紛,主持公道。

公道就是效率怎麼快怎麼來。

<b

r>????因為羅曼對他是下了指標的。

至於莫爾怎麼調解問題就不在羅曼考慮範圍內了。

大型畜力沒有,但犁有的是,沒有牛馬就不能靠人拉嗎?

如果拉不動就用鋼鐵農具再把地刨一遍。

犁地的本質就是刨地,刨個十幾二十公分的深度,把土壤耙碎,再劃出溝槽,那就和犁一遍的效果差不多了。

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迄今為止,羅曼往那些地區投放的自耕農家庭沒法計數,共計三萬多人——大多數都是去年引進的奴隸,有基礎的穩定性。

他們或是單身,或是剛結婚,但全都還沒分配到磚房。

畢竟有磚房的人一旦去開墾,這間房子可不會給他們留著。

另一方麵來說,因為支援豐饒城的基建,起源城的磚房建設速度更緩慢了,原本在後麵排隊的,就更往後排了。

也因此,這幫人狠狠的分流了起源城的人口。

而那些不怕苦不怕累的勞動力和他的家庭成員,在那些未曾耕耘過的土地上,半年時間就開墾了五萬畝的土地,以極快的速度達到了羅曼的預期目標。

但羅曼的投入也不少。

種地的活有人乾了,可基建的活得由他來。

羅曼用大地圖視野進行規劃,給了他們道路設計圖,但要將所有的開墾點串聯起來,就要鋪路、修橋、蓋房子。

所以建築隊的規模在擴大,一個建築隊的老師傅帶著好幾個新人,迅速擴張到五六千人。

如今他們像是美容師,一點一點的將那些蠻荒野林妝點成一片片適宜的定居點。

這就是改造自然。將不合適的環境改造成合適的環境,拓展生存空間。

對於人類來說,沒什麼比這更偉大的行為了。

(本章完)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