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開荒(2 / 2)

隻有大隊長和他的媳婦王秀娟多多少少知道些內情,因為有的時候趙興德也把趙建國叫家裡吃頓飯、喝上兩杯。

那趙建國在這吃的啥,回家能不跟媳婦說嗎?

這兩口子嘴都挺嚴,再沒跟第三個人說起過。

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地裡的活計也沒有那麼重了,除了偶爾需要除個草、施施肥、再澆澆水,大部分人也都閒了下來。

但是每個村的村乾部也可能看著大家就這麼閒著,每年都分出一部分人去開荒擴田,還得有一部分到上遊的水庫去修補堤壩。

這兩個活要算起來,也是有好有壞。

單就就開荒來講。得看是在哪塊地開荒。

如果是石頭地,那還算好活,隻撿石頭、搬石頭累一些,翻地啥的都不叫事。

可還有一種地,開荒起來既臟又累,完了還不出活,就是草甸子地。

草甸子跟沼澤雖然不同,但也有相同。

草甸子隻受地下水浸潤,無地表積水。

沼澤地表有積水,也受地下水浸潤。

眾所周知,沼澤裡的泥要是深的話,陷進去可是能要人命的。

就算是淺的陷進去了,想出來也挺費力。

草甸子上大大小小的低窪處依然有積水,還因此形成了大小不一且形狀不規則的水泡子。

這裡植被生長得茂密,也長得高,通常都能超過1 米,生命力還極強。

曾有“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的說法,“舀魚”所在就是草甸子開荒斬草初期,搭建窩棚旁邊的水泡裡。

要想把草甸子開成農田,就要把斬過草的草根都得挖掘出來。

由於水分充足,地底的養料肥沃,根須也紮的非常深。

更由於水分過於充足,用鎬頭刨起來的時候,抓地力度減弱。

也因為到處都是泥濘,雙腳的附著力也相應的吃不上力。

所以要刨一個30~50cm直徑的草包,重勞力都得用上將近一個小時。

那種長得大的,1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