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誌於想要找回自己的根,並不是想要拋棄養父母。
在這麼些年的成長中,錢斌早就已經做好了打算。
即使跟親生父母有相認的那一天,他以後也將承擔起兩對父母贍養的義務。
所以,當錢斌放棄考大學想要當兵的時候,錢家夫妻倆雖然有些可惜,但還是決定支持兒子的決定。
錢斌解釋了想要去當兵的原因,他是為了能在軍營裡認識不同地方的戰友。
並不是抱著熱血上頭、衝殺戰場的決心。
所以他一開始就打算好了要進炊事班,為此,錢家夫妻還找了個專業的廚師,給他突擊訓練了一年多。
夫妻倆又找關係把工作調到兒子當兵的省市。
不得不說,錢斌還真的有一定的運氣。
不但很快在炊事班站住了腳,由於他愛笑、愛鬨、還不願意生氣的性子,很快就跟許多人都打成了一片。
還真讓他為此打聽到了,小時候生活過的那個村子的具體地址。
在戰友那裡拿到了詳細的省份地址,休息的時候回到養父母家,三口人商量後,忐忑著寫了一封聲情並茂的信。
也在無比期待中,寄了出去。
陳武在家裡排行第五,錢斌是老大,二、三、四是三胞胎的姐妹。
在那個年代,能懷上三胞胎可是很少見的。
可營養跟不上,還有繁重的農活要乾,這三個孩子倒是都成功的生了下來,隻有老二的身體非常非常的弱。
一直都要精心的養護,可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老二到底是沒有站住。
陳武那個時候身為家裡唯一的男丁,爹娘也是咬著牙供他上了學。
所以陳斌這封信寄來的時候,全家人在陳武的誦讀下,都哭的稀裡嘩啦的。
可爹娘不止年紀大了,身體也特彆不好。
從老大走丟的時候,就受了一次打擊。
好不容易把老二養那麼大,又因為天災給活活餓死。
還得供陳武上學,連番的打擊和壓力,讓這老兩口的身子,無法承受長途跋涉、幾天幾夜的火車之行。
所以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