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要給朝廷辦事才行。
譬如將一定數量的糧草軍械之類的運送到前線,再拿著前線軍營開具的鹽引去鹽場買鹽。
這也是為什麼晉商能夠發展的那麼快的原因。
因為山西靠近九邊,對物資的需求量極大,而這些晉商又能夠近水樓台先得月,完成大量朝廷派發的任務,從而開到大量鹽引,壟斷食鹽銷售。
但如今,朱檀打算給這些晉商培養對手了。
晉商能夠獲取利潤的前提,就是他們可以以較低的成本運輸糧草到北方,甚至乾脆就將本地生產的糧草送到軍營,獲得鹽引,再拿鹽引買鹽。
對所有商人來說,鹽的價格都是一樣的。
能賺取多少利潤的關鍵,就在於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將糧食運到前線。
這一點,晉商在成本上是無可匹敵的,畢竟是地頭蛇。
而朱檀則乾脆來了個釜底抽薪!
彆的商人或許在糧草運輸上比不上晉商運力那麼強,成本那麼低。
但隻要購買食鹽的價格足夠低,就足以覆蓋其他商人跟晉商的成本差距!
這一次。
朱檀在招商大會的告示上說的言辭極其曖昧。
大概意思就是,長蘆鹽場是在尋求合作,而非生意!
能夠得到與長蘆鹽場合作的商人,將獲得獨家鹽價!
這也是這一次長蘆鹽場招商大會能夠吸引到這麼多人來的原因。
此時。
眼看著眾多商賈齊聚一堂。
朱檀微微搖了搖頭。
穿的真寒酸呐!
也不知道老爹怎麼想的。
竟然規定農民可以穿綢、紗、絹、布四種衣料。
而商人卻隻能穿絹、布兩種衣料。
農民一年累死累活能種多少地?賺幾個錢?
他們穿得起綢和紗嗎?
商人穿得起,你卻非不讓穿,搞的很多商人裡麵穿綢,外麵套布...
這都什麼事兒!
這一次,因為是在王府,這些商人更是極為低調、謹慎,穿的破爛到了極點。
甚至還有打補丁的!
這讓朱檀看了都搖頭。
穿成這個德行,你告訴我你有實力跟長蘆鹽場合作?
洪武年間的嚴刑峻法還真是夠凶殘的。
不但文官們噤若寒蟬。
商賈們也是戰戰兢兢。
這也讓朱檀心中變得謹慎了不少。
自己的慈父老朱,在天下人眼中,可能更像個活閻王一般的存在。
而自己,若隻是在他的庇護下吃喝玩樂,聲色犬馬,或許安樂一生都沒關係。
但若是想要對製度和思想進行改革,恐怕要謹慎再謹慎!
畢竟,朱元璋可是首創文字獄的狠人。
乾隆在他麵前,都算是後學末進的小老弟了。
朱檀有些心煩地搖搖頭。
自己要不然還是彆亂搞了,以後申請就藩東北,把那些通古斯野人掃乾淨算了...
否則,萬一不小心牽動了老朱的哪根神經,他會不會對自己下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