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
宣政殿內一時間沉寂下來。
朱元璋看向朱檀,滿臉氣憤。
“老十!你是把咱當傻子嗎?還是當這滿朝文武,全天下的人都是傻子?
當初咱就覺得不對勁,你怎麼可能要了長蘆鹽場,卻還能每年多給朝廷10萬兩銀子!
現在咱才知道你心中打的是什麼算盤!
今年朝廷的鹽稅預計是257萬兩!
如今因為你的魯商鹽行在全國賣鹽,導致各地鹽稅幾近枯竭!
隻有你的長蘆鹽場還能賺到銀子!
就算你的長蘆鹽場給了朝廷100萬的銀子,剩下的157萬兩銀子,也就都落到了你的口袋裡!
單是這一點你承不承認!”
朱檀點點頭,道:“兒臣承認!”
朱元璋冷笑一聲,道:“承認便好,咱還以為你敢做不敢當呢!”
說著。
朱元璋又道:“你那個魯商鹽行咱也去微服私訪過了!
那掌櫃話說的不錯,賣八分銀子一斤的鹽咱也看了!
質量確實好,百姓也喜歡,甚至還對朝廷生出了感恩戴德的心!
這一點你做的不錯,所以雖然你損害了朝廷的利益,但咱想著,100多萬兩銀子用在買人心上也還是值得的!
咱是大明天子,是整個天下的當家人。
還能不知道大明能有多大的潛力嗎?
不管在哪裡,隨便找一點,這個虧空也可以輕鬆補齊!
便也由著你胡鬨了,總之這些鹽稅沒有虧空太多,日後從長蘆鹽場的賬上劃到戶部便是!”
說著。
朱元璋看向朱檀,皺眉道:“可是你後來為什麼又將鹽價定到了四分銀子一斤?
咱知道你跟那些晉商有舊怨,咱在背後也想著,若是他們敢欺你太甚,咱便將他們全部抄家滅族給你出氣!
區區一群商賈反手可滅!
可是那個時候那些晉商已經受了教訓,他們就算是按照八分銀子一斤的價格去賣手裡的鹽,也會賠的十分淒慘!
你又何必步步緊逼,非要用四分銀子一斤的價格去擠死他們呢?
這些商賈損失成什麼樣子咱不管!
但你可是害得大明朝的鹽稅損失光了!
除了鹽稅的損失,還有朝廷信譽的損失!
如今四分銀子一斤的價格怎麼維持下去?
日後咱從你手中將鹽場收回來,還得將價格漲上去!
到時候百姓怎麼看?
咱這一下子得失掉多少民心,這個損失你怎麼說!”
朱元璋說到這裡,已是憤怒至極。
冷冷瞪著朱檀,一言不合,就要大發雷霆了。
朱檀聽到這話,忽然一笑,道:“父皇,其他事情兒臣都承認!但這賣鹽的事情,您可是冤枉兒臣了。”
老朱冷笑道:“你還敢笑?事到如今還不承認!那你倒是說說!你今年還能給朝廷送來一百萬兩銀子嗎?長蘆鹽場,還能剩下多少銀子?”
朱檀笑嗬嗬道:“根據兒臣的估算,給朝廷100萬兩銀子之後,長蘆鹽場還能剩下800多萬兩銀子吧”
話音落下,整個宣政殿內鴉雀無聲!
朱元璋瞪著朱檀,仿佛在聽天方夜譚。
朱標也是滿臉驚訝,看向朱檀。
朱元璋眼睛瞪得大大的,用手指掏了掏耳朵,看向朱檀,難以置信地問道:“你你剛才說什麼?還能剩下多少?”
朱檀看朱元璋一臉沒見過世麵的模樣。
“八百多萬兩銀子啊.唉,也就是兒臣不喜歡賺銀子,不然,賺個1000多萬兩也是輕輕鬆鬆!”
朱元璋皺眉不已。
站起身來,緩緩走到朱檀麵前。
摸摸朱檀額頭,又摸摸自己額頭。
“是你發燒了還是咱發燒了?那是八百.萬?兩銀子?”
朱標忍不住皺眉道:“十弟!父皇麵前不可妄言,怎麼可能有那麼多呢?”
朱檀看向朱元璋,笑道:“父皇,這便是兒臣要跟您解釋的事情!”
朱元璋看著朱檀,深吸了一口氣。
平複了一下情緒。
點頭道:“你說吧!”
朱檀笑道:“父皇,敢問大明有多少人口?”
朱元璋看向朱標,帶著考教似的道:“太子,給你十弟說說!咱大明有多少百姓!”
朱標笑道:“洪武十四年的時候,父皇曾命戶部清查過一遍全國人口,共有戶數1065萬餘戶,實有人口5983萬餘人!”
朱元璋點點頭,道:“這個人口數,不一定是最準確的,畢竟,那些混賬富戶搞不好會隱瞞人數。
何況,底下辦事情,難免有紕漏,再加上這四年,天下少有動蕩,估計人口還有不少增長!
咱覺得,大概6300萬左右,是合理的!”
朱檀笑道:“那父皇知道,人每年該吃多少鹽嗎?”
朱元璋想了想,道:“大概10斤吧!怎麼也得10斤!”
朱檀看向朱元璋,笑道:“也就是說,咱大明百姓,一年可吃鹽六萬萬三千萬斤!但現在每年的鹽稅能收上來多少?隻有區區257萬兩!父皇,這個數,您就從未想過嗎?”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咱怎麼可能沒想過!可是你把天下百姓想的也太富了吧,鹽的價格那麼貴,百姓們怎麼可能全都吃得起!
何況還有私鹽販子無孔不入,那些該死的東西殺之不儘,天下百姓又怎麼可能全都吃官鹽呢?”
朱檀笑著看向朱元璋。
“一錢四分銀子一斤的鹽,天下百姓自然是吃不起的!
那麼,四分銀子一斤的鹽,百姓們又能否吃得起呢?”
朱元璋看著朱檀,忽然瞪大了眼睛。
朱標也是微微一陣失神,隨後反應過來。
滿臉震驚,看向朱檀。
原來如此!
朱元璋驚道:“原來,你的鹽賣了低價是人那些吃不起鹽的百姓也都能吃得起鹽了!
這樣的話你的鹽自然就賣得更多!
所以賺的銀子也才多!”
朱檀笑著點點頭。
朱元璋皺眉道:“戶部給咱算過你的成本,一斤鹽大概要核算到5分銀子!畢竟你要獲取鹽引,還要製鹽,你現在不是賣多少賠多少嗎?便宜有什麼用!”
朱檀笑笑,道:“戶部那些人怎麼可能核算得明白兒臣的製鹽成本!他們連兒臣怎麼製鹽都不知道!”
聽到這話。
朱標忽然道:“原來如此!十弟!長蘆鹽場之前停產,是為了改變製鹽方法?”
朱檀笑著點點頭。
“大哥聰明!”
朱元璋聽到這話頓時皺起了眉頭。
“錦衣衛怎麼連這麼重要的事情都不上報!”
朱檀笑道:“錦衣衛手下人或許報了,但是那些家夥盯人謀反和忠心與否或許是把好手,對於製鹽方法改變這種事情,隻怕不大了解吧!
或者說他們就算知道了,也未必敢報給父皇!”
朱元璋點點頭。
其實這也是在所難免的,畢竟錦衣衛的設立並不是為了事無巨細地監察一切。
如果那樣的話,得把他這個看情報的皇帝累死。
當然是隻撿一些重點上報,譬如說朱檀府上發生了什麼變化、結識了什麼人,跟什麼人交談,交談的內容是什麼.
至於說長蘆鹽場的製鹽方法發生改變這種事情,蔣?想必也不敢隨意上報。
畢竟以他的想象力,恐怕很難想到,皇上會關心一個鹽場的製鹽方法改變。
朱元璋緩緩道:“也就是說,你現在讓長蘆鹽廠的製鹽方法發生了改變,所以才能生產出質量那麼好的鹽,並且產量還那麼大!竟然可以供得上全國使用!”
朱檀笑道:“父皇英明!”
朱元璋問道:“如此的話,那長蘆鹽場製出能供得上全大明用的鹽,成本是多少?”
朱檀無所謂道:“大概二三十萬兩銀子吧!主要是管那些灶戶的三餐,並且按時付錢!”
聽到這裡朱元璋被深深的震撼了!
他在腦海中算了一下株潭的長度鹽場,若是一年賣給全大明的人六萬萬三千萬斤鹽,能賺多少銀子!
哪怕隻是4分銀子一斤,竟然也能剩下2500萬兩銀子!
扣除掉獲取鹽引的成本,確實還能剩下一千萬兩銀子左右!
即便是交出給朝廷的100萬兩銀子,朱檀還能剩下八九百萬兩銀子!
這個數字讓朱元璋有些發暈!
即便他貴為天子,麵對這個數字,也是崩潰的!
畢竟這可隻是鹽稅一項!
而當年整個大明朝一年的稅賦不過是一千萬兩銀子左右,還要將所有的實物繳納都折進去!
朱標此時也算出了這個數。
父子二人同時震撼的無以複加!
此時他們看著朱檀。
心中隻能冒出兩個字。
天才!
如果再加兩個字。
那就是絕世天才!
這等才華,簡直堪比鬼神了。
如果說上一次除倭寇,朱檀是靈光一閃。
那麼這一次,則是讓朱元璋和朱標真正重新認識了他!
朱檀對老朱和朱標的表現很是滿意。
說實話,如果他們對這上千萬兩銀子表現出毫不在意的樣子,朱檀也並不意外。
畢竟天子富有四海,若是想橫征暴斂的話,一年搞1億兩銀子也是輕輕鬆鬆。
但是現在看著他們的表情。
明顯不是不在意。
而是都快震驚傻了。
這個模樣讓朱檀簡直爽翻了。
朱檀看著老朱,笑:“父皇,之前兒臣之所以處置那鹽課司大使,便是因為他拖欠灶戶的薪俸!
那些灶戶原本的薪俸便被他克扣減半,百姓的日子過得已經很拮據了!
誰能想到這鹽課司大使竟然還除了克扣還要拖欠,甚至一年拖欠了三個月!
很多灶戶都麵帶菜色,是餓著肚子在製鹽。
兒臣去的時候還發現,他正在用鞭子抽打一個貧苦灶戶!
隻因為那灶戶已經好幾日吃不上飯,餓的沒有力氣砍柴,以至於他製鹽的速度比其他人慢!”
朱元璋聽到這裡,頓時驚了!
顫聲道:“咱咱的治下,竟然有此等酷吏?”
朱檀點點頭。
“兒臣氣不過這等小人,所以才出手的!”
朱元璋點點頭,道:“你做的很好,殺的好,該殺!必須殺!”
朱檀笑問道:“那這條罪,兒臣可否免去?”
朱元璋瞪了朱檀一眼,道:“你說呢?”
說完。
朱元璋又皺眉道:“檀兒,你做事有千好萬好,但有一個問題實在是太嚴重了!
那就是太過不拘小節!
那鹽課司大使本可以帶回去嚴加審訊,之後再依照大明律處死他!
如此既能得個好名聲,又能服眾!
你事後將此事報給咱,咱也不會誤會你,眾人更是隻會說你的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