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朝堂大反轉!老朱雷霆之怒!(1 / 2)

忽然。

永昌侯藍玉湊了過來。

滿臉八卦的模樣。

“信國公,如何了?我聽說,昨日可是有聖旨傳到你府上!不知陛下又有什麼聖諭啊?”

湯和忍不住皺了皺眉。

你閒得無聊去找陛下讓他安排你打仗啊!

混了這麼久,還是太子的妻舅,一直隻是個侯爺,好意思嗎?

一天到晚在這裡八卦八卦八卦!

好事壞事你都八卦!

無聊不無聊!

心中雖然吐槽,但還是禮貌地對藍玉笑笑。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身為臣子,儘心竭力為陛下辦事便是!”

藍玉笑笑。

“信國公何必如此守口如瓶!

其實大家已經猜的差不多了

沒看那些文官尾巴都要翹上天了,還有幾個不懷好意地看著你!

魯王殿下自從回了應天,一舉一動,可都有人盯著呢.

還有人在偷偷傳魯王殿下私帶了王妃進京!

之後更是看到魯王殿下的車隊進了信國公府上!

想必傳言也是真的吧.”

湯和被藍玉說的快要崩潰了!

這怎麼這麼能八卦啊,你都是哪裡得來的消息?

關鍵是這些八卦竟然還都是真的!

湯和看看藍玉。

忍不住苦笑一聲,道:“永昌侯,本國公看你該去做錦衣衛都指揮使!這情報能力真的是讓本國公佩服不已!”

藍玉乾笑一聲,道:“都隻是些閒聊和道聽途說罷了嗬嗬”

湯和忍不住搖搖頭。

藍玉這等新貴就是有這樣一個好處,老的圈子他能進,新的圈子他還是領頭羊,自然哪裡的消息都知道,做事情更是順風順水,如魚得水

畢竟,老勳貴圈子的那批人不願意得罪藍玉,這等未來注定是大明軍方第一人的新星,肯定都不願意得罪,甚至有些人還會暗中討好。

新貴的圈子裡,藍玉作為其中的執牛耳者,自然更有話語權。

雖然如今看著是個侯爺,但實際上,卻比侯爵的權位要高出許多!

除了沒有陛下的封賞,藍玉的地位,跟國公也沒什麼區彆了。

事實上。

陛下也確實頗為倚重藍玉,在多個場合多有褒獎。

除了藍玉本身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因為藍玉是太子的妻舅。

所以,藍玉才會如此快速得到各種消息。

隻是沒想到。

這家夥怎麼這麼喜歡八卦!

湯和歎口氣,道:“永昌侯若有事不妨直說,我隻是個老頭子,何必如此旁敲側擊?”

藍玉乾笑一聲,道:“信國公說笑了,我輩武人,說話向來直來直去,哪會有繞彎子的時候!”

說著。

藍玉小聲道:“信國公便是不說,我也能猜到!魯王殿下做出這種事情來,陛下肯定不會輕饒!估計在宮裡訓斥了一番吧?

估計陛下也是氣壞了,竟然在魯王的車駕剛剛到你府上沒多久,甚至沒來得及返回諸王館,處罰的聖旨就下了!”

湯和乾笑一聲,道:“是,你說的對.”

昨天那傳旨太監傳旨之前,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藍玉笑嗬嗬道:“如今通政司的那些人嘴太嚴,大家都隻能看到他們做了什麼,卻不知道聖旨的內容。

不然的話,今日也就沒有人向你求證了,就已經徹底確認了!”

湯和看著藍玉。

不知為何,湯和總覺得藍玉今日找自己是想要說什麼。

隻得皺眉道:“馬上就要上早朝了!永昌侯有什麼話不妨直說!我被武人本來也該直來直去的。”

藍玉笑了笑,道:“其實也沒什麼!我隻是看不慣那些文官在咱們麵前耀武揚威!藍玉願與信國公共進退!朝堂爭論也好,上奏章保魯王殿下也好,藍玉都願幫信國公一把!”

湯和聽到這話,忍不住微微一愣。

雖然他明知道魯王殿下不需要保,但還是忍不住要問藍玉,道:“永昌侯何必如此?”

藍玉微微一笑,道:“沒什麼!結個善緣!嗬嗬.”

湯和搖搖頭。

“既然言不由衷,便請永昌侯收了這好意吧!”

話音落下。

藍玉猶豫片刻。

苦笑一聲,道:“信國公,北伐就要開始了!男兒生於天地間,當立不世之功,創不世之基業!

到時候,陛下若是問起這主帥之位,還請信國公為我美言!”

湯和愣了愣。

北伐?

湯和確實聽說了這事兒。

原本正常來說,大明如今是沒有力量準備北伐的。

即便是要再進行北伐也還需要再籌備幾年。

這一次能夠如此快速推進北伐的諸項事宜,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朱檀!

他繳獲的1000萬兩銀子發揮了大作用!

朝廷手中有錢有糧,自然發動北伐的時間就被大大提前了。

事實上除了有銀子的緣故,還因為朱檀的魯商鹽行,為了獲取鹽引,瘋狂向前線運糧。

前線大營一邊發鹽引,一邊瘋狂收糧。

準備工作比往常要順利許多。

這也就是魯商鹽行實在,帶著山東人特有的樸實,一看前線發布了任務,能儘早送達就儘早送達,能多送就多送,絕無缺斤短兩,更沒有發黴變質糧!

而晉商就完全不是這個路數。

他們向前線送糧向來是能拖便拖!

稍微拖一拖,沒準就能等到在邊疆開墾的商囤糧食成熟,到時候在前線附近收糧,直接運,運費可就減輕了太多。

更多的貓膩,還在跟前線大營軍官相互勾結上。

晉商運糧會填充大量雜草甚至沙石,同時,也可能在路上收一批黴壞的糧食送到前線。

總之,隻要負責驗糧收糧的將軍沒有意見。

那他們就能輕鬆獲取鹽引。

到時候,無非是再額外給那些前線軍官一筆銀子罷了。

官商勾結,老套路了。

如此一來,前線囤糧的速度便會大大降低,也會導致籌備北伐的進度,受到影響.

總之。

在朱檀的努力下。

如今,北伐的進度被大大提前。

可能在今秋,也可能在明春,大明,十有八九就能動手了!

一個主攻方向是位於東北的納哈出。

另一個主攻方向則是在正北麵的元庭。

納哈出一方,軍隊足足有二、三十萬之眾,實力強勁,便是在漠北,也不太聽元庭調遣。

元庭自從北逃漠北以來,已經是第三任君主了。

第一代,便是被徐達趕出元大都,落荒而逃的元順帝。

第二代,是元順帝的太子,愛猷識理答臘,廟號昭宗。

第三代,是愛猷識理答臘的弟弟,脫古思帖木兒。

如今,便是脫古思帖木兒在統治北元。

跟其他朝代不同。

一般來說。

一旦這個朝代的都城陷落。

基本就意味著這個朝代的滅亡。

但元朝不同。

在元大都陷落後。

元朝還保留著相當強勁的實力。

雖然失去了對中原的統治,但元朝在當時還保留著相當強勁的實力。

當時的元朝遷都上都,行政班底還保留有中書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郎中、尚書、中丞等等.

在洪武元年大明剛剛建國的時候。

山西有王保保,陝西有李思齊,均擁兵數十萬,陝甘地區還有張良弼、脫列伯等擁兵數萬。

包括雲南還有元梁王、東北還有也先不花、納哈出等等。

全國各地,北元尚有軍隊上百萬人。

除了北元在全國各地的強大殘餘勢力。

大明在建國初期還遭遇了倭寇襲擾,以及高麗王朝的敵對。

更加糟糕的是,在這個時候,因為連年戰事,經濟遭到破壞,整個大明百廢待興。

洪武元年就是在這麼艱難的情況下,一邊抓經濟、發展生產一邊跟各種敵對勢力鬥爭,南征北戰之下,如今,雲南的元梁王已經在傅友德、藍玉、沐英的打擊下覆滅,山西、陝西也被收複大半,東北方也是連戰連捷,北元的地盤正在日益縮小。

雖然實力依然不弱,但跟建國初年相比,已經差了許多了。

這也足以看出大明軍隊的彪悍之處。

不管有多少困難,有多強大的敵人,都被當時的大明一一消滅。

而如今。

隻剩下最後一個對手了。

那便是還在北方苟延殘喘的北元小朝廷。

不過湯和還是覺得有些奇怪。

若是要北伐的話。

魏國公徐達可就坐鎮北平都指揮使司呢.

整個大明要說選擇北伐主帥,誰能比他更合適呢?

論起對北元餘孽的戰績,徐達自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他忍不住道:“永昌侯,便是我為你說話,可是.魏國公不是在北平嗎?他.”

藍玉笑笑,忽然神秘道:“魏國公即將返京了!你可能不太清楚,不過也正常,你的消息沒那麼靈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