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你們就不懂了吧,做飯也是一種樂趣。當你們學會了,你們會有一種成就感。”
當然,大多數貴族才不願意做飯呢。
反正有人伺候著,劉章很喜歡自己做飯。
在紅侯府,也是礙於身份。不能時常親自下廚,這就少了一些樂趣。
傳統的烹飪方式,不符合他的口味。
“楚王宮之中有沒有較大的爐子?”
劉章問身邊的庖廚,他要用爐子烤烤鴨。
“請問要多大的爐子?我們去找找。”
一個庖廚問他需要多大的爐子,楚王宮之中肯定有。
劉章比畫了一下,讓他們儘快把爐子搬過來。
“爐子的底部放木炭,將食物懸掛於爐中。”
楚王宮之中應該不缺這些工具,隻要符合烤烤鴨的爐子。
也不會對烤鴨的口感造成影響,主要是控製火候。
再加上調料配置,今晚的晚宴,蔬菜和肉數量要相同。
葷素搭配,這樣才能做到營養均衡。
他在做一份紫菜雞蛋湯,讓大家吃好吃飽。
姐妹倆幫劉章處理食材,這個難度也不是很大。
有他在一旁指導,憑著姐妹倆的聰明。
很快就學會了,反正有人伺候她們。
原來親自烹飪食物,能夠感受到樂趣。
過了許久,廚房乾雜活的人把黃泥和烤爐拿來了。
劉章先將烤鴨掛在烤爐中,然後帶上了一次性手套。
用清水和黃泥,將黃泥和成適當粘稠度。
將包裹好的荷葉外層糊黃泥,他們看到這一幕。
更是有些不解,好端端的乾嘛要糊泥?
那還怎麼吃呢?劉章也沒有解釋。
他們隻要在一旁看著就行了,姐妹倆相信他的廚藝。
姐妹倆也跟劉章學著糊黃泥,一開始是學著把整隻雞用錫紙包起來。
在錫紙外層包荷葉,錫紙能起到很好的導熱作用。
姐妹倆很認真地學,等黃泥裹得符合要求了。
把黃泥放在炭火上烤製,姐妹倆也跟著學烤叫花雞。
大家這才明白,原來這是一種特殊的烹飪方法。
隻要等待一個時辰左右即可,他要處理其他食材。
雞蛋紫菜湯稍後再弄,他要炒幾樣素菜。
再弄幾道冷菜,這些庖廚能學多少。
就看他們的本事了,如有需要這些食材,楚國可以從紅侯國購買。
如果天氣較好,路麵狀況較好。快速運輸的話,一天左右就能送到彭程。
“這些蔬菜在紅侯國有,以後想吃了,可以派人去購買。”
“彭城距離紅侯國應該很遠吧?”
劉禎對兩國之間的距離不是很清楚,她也沒去過多少地方。
“也就三百多裡。較好的馬車一天能跑二百多裡,如果天氣和路麵情況不好,可能要兩三天。”
部分蔬菜若是保存得當,三天之內新鮮度也不會降低太多。
從紅侯國到楚國彭城,有一條官道。
路麵非常的平整結實,運輸蔬菜也是非常方便。
兩姐妹對其他地方充滿了好奇,若是父母不允許。
她們哪也去不了,等她們嫁到夫家。
她們能去的地方更少了,她們聽說長安那邊很繁華。
可就是沒去過,她們長時間呆在彭城。
她們猶如籠中的金絲雀,她們真的好想探索其他地方。
“章兄,你應該去過很多地方吧?有機會跟我們說說,讓我們了解其他地方的風土人情。”
如果不算穿越之前,他去過的地方也不是很多。
前幾年跟父母去過長安,這個時代去其他地方真的不方便。
出門需要向當地官府申報,拿到節和傳書。
去其他地方還有時間限製,受到嚴格的監管。
出門就是遭罪,不像二十二世紀那樣外出旅遊輕鬆。
而且,路上還有很多野獸。稍有不慎,就會成為野獸口中餐。
外出遠行真不是好玩的,兩姐妹不知一些地方的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