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肯定要滅了衛氏朝鮮,劉徹還是忍耐下來。
“你們在那邊受了委屈,你們也辛苦了,吾會給你們獎賞。”
劉徹對他們這次出使衛氏朝鮮的表現很滿意,自然會給他們一些獎賞。
“這是臣分內之事,不算委屈。”
二人異口同聲道,他們要維護漢朝的尊嚴。
就算受點委屈也值得,最起碼他們活著回來了。
使臣是很危險的任務,雖然是臨時的。
如果在出使的國家被殺,他們的家人會受到皇帝重賞。
即便是有生命危險,也有不少人願意出使其他王國。
“我又去這段時間會安分一點,匈奴已經對衛氏朝鮮不滿。雖然不會跟他們中斷做生意,其它方麵合作不可能了。”
劉章分析了衛氏朝鮮接下來的處境,他們要麼站在漢朝這邊。
要麼保持中立,絕不能跟匈奴有軍事合作。
衛右渠非常的清楚,漢朝潛力可比匈奴大多了。
雖然他反複無常,但他不傻,表麵上臣服於漢朝。
實際上,他不會向漢朝皇帝朝貢,好東西自然要留給自己。
“隻要他不跟匈奴合作對付大漢,其他的暫時不用管。”
劉徹還是有容忍之量,衛氏朝鮮遲早要收拾的。
“公孫弘,你對此有何看法?”
劉徹想聽公孫弘對衛氏朝鮮有何看法,若不是離得太遠。
肯定會派兵在衛氏朝鮮駐紮,時刻監視著衛右渠他們。
“朝鮮離大漢太遠,暫時不宜興師遠征。若是衛右渠不來朝貢,暫時不用管他。”
公孫弘的想法和劉徹一致,他也善於揣摩他人想法。
有時候裝糊塗,就是讓皇帝認為沒人比他聰明。
“陛下,今年的稅收已經完成了,共收入一百零五萬萬錢。”
公孫紅把收的銅錢和實物一起統計了,收的主要是五穀雜糧。
按照長安的市價來算,去年賦稅收入是一百四十二億錢。
“這聽起來是很多,可完全不夠用。對匈奴用兵,就要消耗一年國庫收入的三分之一。”
另外三分之一用來建造皇陵,剩下三分之一用來支付官員的憤怒和其他支出。
劉章很清楚,劉徹一年的花銷很大。
他不像孝文帝和孝景帝那樣生活節儉,出行排場很大。
劉章自然不會勸他節儉,劉徹不是孝文帝和孝景帝。
若是他出繼位之初,勸說或許有效果。
他現在可是有實權的皇帝,勸說隻能起到反效果。
勸說之人可能會被降職,或者受到其他懲罰。
一百零五億錢,至少三十億錢納入少府。
今年少府的收入比往年少了十多億錢,公孫弘已經把錢的支出項目規劃好了。
“陛下。今年少府隻能收入二十五萬萬錢,其他的要保證國庫未來一年有充足的支出。”
那也就是比慣例少給五億錢,劉徹聽了之後有點不高興。
“我還以為要給少府三十萬萬錢,怎麼少給了五萬萬錢?”
劉徹剛才聽了龔孫弘的解釋,但他就是不理解。
不是劉徹不聰明,屬於他的錢,一個也不能少。
“還請陛下諒解,今年各地遭災。百姓收成不佳,有些地方已經減輕賦稅,剩下的七十多萬萬錢足夠國庫未來一年支出。”
公孫弘作為丞相,認為每筆支出都要精打細算。
那些貴族的年俸祿,還要從國庫支出。
少府也會給皇室其他成員一些補貼,大部分還是從國庫來出。
“這一次就算了,明年若是賦稅收入少了,就按照往年慣例繳納給少府。”
劉徹這次做出了讓步,他也不想讓百姓增添負擔。
明年國庫支出,那是公孫弘和其他官員的事。
他們自己想辦法,反正不能再減少少府的收入。
這就相當於劉徹一年的工資收入,沒錢了,國庫是不會多給的。
也隻能依靠各諸侯王和列侯的每年獻費,還有皇帝擁有的土地收入。
劉徹是有點不高興了,考慮到國庫不太充實。
那今年讓少府少收一點,不然,一些官員又向百姓增加賦稅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