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等這一天已經等了許久了,而徐邈也終於在他的一步步算計之下,將自己送到了魏延的麵前,隻等著魏延開始四麵合圍了。
而此時在魏延的身邊,剛剛從前方撤下來的樊建也是忍不住露出來了一抹苦笑。
此時的樊建已經沒有了半點對魏延的“怨氣”了,相反看向魏延的眼神,樊建都充滿了濃濃的糾結。
他震驚於魏延的能力與手段,更加震驚於魏延胸中的韜略。
可是對於魏延完全不把自己袍澤的這種行為...樊建又是格外的委屈!
說實話,最開始回到魏延身邊的時候,樊建當然是滿腹怨氣,想要質問魏延到底是為什麼要讓他放棄大營卻又不敢在魏延的麵前放肆。
而魏延對於樊建的這種怨氣也是毫不在意,隻是告訴他要好好聽話,遵循自己的命令,如果不好好做事...那就直接軍法從事!
那段時間樊建的心中的確是非常不舒服的。
可當樊建跟著魏延的時間久了....卻也明白了魏延的意思和考量,甚至樊建的心中也慢慢被魏延所說服。
如果按照他之前的想法,讓魏延將軍前往定西大營和徐邈繼續廝殺的話,那麼戰局的走向就非常的清晰明了了。
僵持!
可以說除了僵持,沒有另外一種可能。
徐邈麾下的涼州兵馬驍勇善戰,數量眾多,最起碼兵力可以說遠在他們這一支偏軍都算不上的兵馬之上。
但他們並不需要進攻定西縣,而是隻需要在定西大營之中防備徐邈的進攻就行。
最後無非就是徐邈兵多將廣,他們依仗大營堅固,雙方在定西大營之下進行沒完沒了的進攻和防禦,讓戰事陷入僵持之中。
徐邈老成持重,不太可能讓他們找到偷襲的機會,而魏延將軍也同樣是經驗豐富的沙場老將了,也同樣沒有可能讓徐邈找到什麼破綻與疏忽。
所以僵持許久之後,要麼就是徐邈豁出去,傷敵八百自損兩千,用人數生生將他們耗死。
要麼就是他們守上個一年半載的,若是沒有援兵的話,最好的結果就是讓自己損失大半換來對方的無奈撤離。
可這種結果明顯不是魏延想要的!
魏延想要的是付出最小的代價擊潰徐邈麾下的兵馬,那麼在定西縣和徐邈繼續廝殺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而且不但不能再定西縣與徐邈廝殺,甚至還要想辦法將徐邈調出來,讓他從定西縣離開。
這樣他們才有接下來的機會。
不過樊建也很清楚,雖然魏延平定了南安郡的情況,但以徐邈的本事一定不會輕易繼續進攻的,他會步步為營,緩緩前行。
畢竟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徐邈也清楚現在不是繼續和對方廝殺爭奪時間的時候了。
因此想要將徐邈誘惑出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