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那些羌胡當真可靠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
大半日之後,諸葛亮看著逐漸遠去的那些羌胡,胸前的羽扇微微揮舞,臉上的神情沒有什麼開心或者不滿,隻是尋常的模樣。
而在諸葛亮身邊的呂乂則是一臉的擔心,看著麵前的諸葛亮有些拿不定主意,最終卻又忍不住不得不開口。
就在剛剛,諸葛亮和這些羌胡之中定下來了一個沒有任何契書作證的約定。
大漢將會在安定郡邊緣開通三座邊市,用大漢的鹽巴,布匹甚至是糧食來交換周圍羌胡部落的牛羊,皮毛甚至是馬匹。
這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而且在邊郡之中,這種事情也是經常會出現的。
最重要的還有....效果都是出奇的好,不需要什麼革陳出新,早就已經有著非常完善的過程公布於眾了。
比如當年的大漢大司馬,幽州牧,襄賁侯劉虞就曾經利用這些手段讓烏桓感化,歸附者不計其數。
要知道在劉虞進入幽州之前,因為幽州特殊的情況和地理位置,導致了幽州想要維持下去就少不了冀州和青州的支援。
而且每年都需要冀青二州挪用自家的稅賦高達足足兩萬萬之巨!
但是當劉虞來到了幽州之後,一方麵豐漁陽之鹽鐵,另一方麵則是以邊境互市,來穩定烏桓人的情緒。
等到烏桓人不需要因為糧食和生存與幽州廝殺之後,再對其加以調和,讓他們對自己傾心投靠,最後讓幽州的百姓可以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甚至在幽州境內,糧食的價格已經直接從上萬錢一鬥滑落到了三十錢....一石!
這種手段也讓幽州在短時間裡收攏流民百萬之眾,當地百姓將劉虞奉若神明一般,隻恨不得將其直接供奉起來。
若非是如此,當初以公孫瓚的威望也不至於因為殺了劉虞而直接滿盤皆輸,人心喪儘。
不過此時呂乂看著麵前的諸葛亮大有效仿劉虞的意思,還是忍不住出言提醒了起來。
“丞相,當年劉幽州可以成功除了其本身之能以外,還有兩點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僥幸。
其一就是當年的連年天災在那幾年的時間裡可謂是風調雨順,整個幽州都沒有爆發什麼太過於嚴重的災害。
即便是有些雪災旱災,也尚且在可控範圍之內。
其二就是劉幽州手中有著漁陽的鹽鐵之利!
雖然這麼做讓烏桓人的勢力得以壯大,尤其是鐵...更是讓烏桓人得到了不少的好處,但靠著這些,幽州得到了大量的牛羊和烏桓人的效忠。
我大漢當然也不缺少鹽鐵之礦脈,涪陵更是因為丞相而有特殊的產鹽之法,讓鹽巴產量劇增。
可那畢竟是遠水....難解近渴啊!”
呂乂此時的確是擔心諸葛亮的計劃會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他是相信這位丞相的手段的。
但是作為諸葛亮身邊的心腹之人,呂乂該說的還是要說的。
最重要的是,呂乂之前擔任的乃是漢中郡守,督促農事,發展鹽業,調撥糧草這些都是他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