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霽在給李雲杳寫信的同時,也在準備前往代州,不過趙老大還未回汴梁,她便被準許在太原多待一段時日。
等趙老大部署好邊防的軍隊,又製定了與契丹可能發生的衝突的對策之後,這才啟程回京。
至於有臣子勸他趁機北伐收複燕雲十六州,他也按下暫且不表。太原城更是沒有被摧毀,振武軍節度使李漢瓊被他任命太原兵馬鈐轄,由他負責這座地位敏感的州府的軍事。
至於太原城中的百姓,他們中不乏對大宋心懷怨恨的人,為防止他們集結起來給駐守在這裡的宋軍造成危害,趙老大下令遷走一半百姓,再從彆的地方遷來一些百姓。
大抵是發現他們曾經的皇帝劉繼元在當了大宋的彭城郡公後,過上了樂不思蜀的生活,徹底將他們遺忘,而曾經率領他們對抗大宋的楊無敵等人也都投降了大宋,那些百姓很快就喪失了鬥誌,起來生事的人也很快被鎮壓,太原城最終也慢慢恢複和平。
趙老大啟程回京之前特意召沈霽到跟前來,問她:“讓你去代州,你是否有怨言?”
沈霽可是殿試第五,又是沈億陸之子,從小生活條件就十分優渥,趙老大還真不敢保證她能適應代州的氣候與環境。
起初因為擔憂她,故而遲遲不能下決定,甚至還想過讓她去洛陽當通判,可想到這麼做確實優待沈霽了,但對她往後的路卻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一生都過得順風順水,她真的能體察民情嗎?真的能發現隱患,為大宋做出更好的貢獻嗎?
加上他下定了決心北伐,為了培養沈霽,也為了給她鋪路,所以才讓她到代州那等艱苦的環境中去。
他自然也是考慮過沈霽的安危的,在眾多武將中,他甚至想過讓潘美也留在代州。可當他見到了楊業後,他改變了主意。
楊業其實跟大宋也不完全是敵對的關係,他爹楊信是豪強出身,在大周建立之初,他便自封麟州刺史,占據了麟州,雖歸順了大周,但實際上也是割據勢力之一。
楊業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追隨了北邊的劉崇。而他還有個弟弟楊重勳,在其父死後繼承了麟州刺史之職。趙老大代周自立後,把這些豪強都遷往了彆處,楊重勳便改任保靖軍節度使。
不過可惜楊重勳在兩年前就病逝了,趙老大這麼輕易地便放過楊業,又對他委以重任,也是因這重關係。
楊業此人忠勇無比,又有謀略,是個難得的將帥之才,而且他在邊境多年,對邊境和契丹的情況很是了解,讓他來駐守邊境之城,再合適不過了。
趙老大對楊業不是百分百信任的,除了安插都監之外,沈霽其實也算是製衡他的棋子之一。不過趙老大更是了解沈霽,相信有她在,楊業對大宋的戒備與不信任很快就能放下……
沈霽坦誠:“怨言沒有,當初倒是困惑了一段時間。”
趙老大哈哈大笑,為她的坦率感到輕鬆和喜悅,他把自己的考慮說了出來,跟沈億陸當初跟沈霽說得差不多。
沈霽道:“官家用心良苦,我怎麼會不理解呢?而且官家這麼看重我,我必定好好乾,報答官家!”
她的遣詞造句很是隨性,畢竟現在是私下,又不是在朝堂之上,趙老大不僅沒有怪她,反而樂不可支地道:“行,那你就好好乾,乾得好了,我給你升官加職!”
趙老大頓了下,又稍微叮囑沈霽幫忙看著點楊業,若有不妥,記得及時彙報。
事關君王對降臣的忠誠度的考量,沈霽還是會慎重對待:“是!”
不過沈霽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官家,咱們公事說完了,能不能說點私事?”
趙老大走到她麵前,饒有興致地側耳,表示洗耳恭聽:“你想說什麼私事?”
“咱就是說,我幫您監視那楊無敵,若他不聽我的,不按照我的吩咐來做,我是不是可以跟您打小報告,說他有異心?”
“你敢?!”趙老大立馬瞪大了眼,一臉不可置信地看著她,仿佛在疑惑她是這種小人嗎?
隨即他又眯了眯眼,似乎在思考她這麼說,背後的目的。
“你想說什麼?”趙老大又問。
都監從一開始對將領的監視,演變為最後借由職權來分割將領的指揮權,這是一大弊端,但也是在君王的猜忌心下迅速發展起來的,不可避免的。
沈霽若是直白地說出來,就是插手了軍政之事,她不過是一個通判,手伸得太長,定會被人彈劾,所以沈霽隻是點到即止。
沈霽眨巴著眼睛:“我沒彆的話要說了。”
趙老大冷哼了一聲,道:“你是想告訴我,軍中有人會借職權來左右將領的決定?這個人……都監?”
沈霽縮了縮脖子:“我可什麼都沒說。”
趙老大瞪了她一眼,也不管心頭翻起了驚濤駭浪,麵上依舊保持平靜地道:“行了,我也沒讓你監視那楊業。他雖然是個武將,但對北地的民生總會比你了解,你初入官場,該向他學習和請教的還是該請教。”
“嘿嘿,我一定會多多向他學習的!”
趙老大打發她走,但想到她在代州的條件可能會很艱苦,又給她賞賜了不少錢和布帛,還傲嬌地說這是看在她老子的份上才給她的。
沈霽領了獎賞,喜滋滋地離去了。
趙老大等她一走,臉色卻沉了下來。
沈霽剛才提到的事,給他敲響了警鐘。
事實上,他不是被沈霽這麼提醒才考慮到這件事的,尤其是最近的幾次戰役,他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但都還不算嚴重,因而從未正視過這些問題。沈霽的提醒讓他不得不往深處想。
其實都監的作用跟唐朝時的監軍一樣,都是為了防止將領有反叛之心而設置的沒有實權,但能監視將領的官。
但監軍和都監又有很大的不同,前者隨著大唐衰落形成了“弱乾強枝”的局麵,而監軍的作用漸漸無法遏製藩鎮的崛起。他的大宋如今采取了“強乾弱枝”的政策,就連大宋最精銳的禁軍,也都是握在他的手中,這時候的都監就能發揮遠超監軍的作用,這甚至會讓沒有實權的他們擁有實權……
假如有一位都監如沈霽所說的那般,將領不聽他的指揮,他便上書說該將領有異心,那時候的他要如何處置這種情況?
是把將領召回?那短時間內他能找得到代替對方的武將嗎?他又如何確保將領能堅持己見?
趙老大是武將出身,因而在這次的北伐中,他對將領們的軍事行動乾預的並不算多。同樣的,他會考慮在沈霽所提及的情況下,都監的存在對軍事、戰事的影響。
但讓他完全放權給將領們也辦不到,倒不完全是他疑心病重,而是在這種大環境中,很難有人在麵對有條件謀反時選擇克製野心的,就算將領能克製自己的野心,也能保證底下的人不會有異心嗎?
李嗣源就是被底下的武將擁戴、逼著謀反當上皇帝的,他趙大當初得皇位,又何嘗不是一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