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朝皇城!
德陽殿!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玉階上。
大太監夏公公一手掐著蘭花指,塗麵畫腮,刺耳的聲音響徹大殿。
不等聲音落罷。
北靜王水溶主動上前怒斥道:。
“啟稟陛下!”
“臣有本要參!”
“冠軍後賈瑛在北新城毫無根據便斬殺了範陽盧氏族長盧郡守,草菅人命,濫用陛下特許皇權,此乃一罪!”
“賈瑛招募新兵三萬,總計不到五萬步騎,但是其上報的糧草消耗,甚至於能夠供給八萬大軍,花錢如泥沙,吃空糧餉,此乃二罪!”
“賈瑛麾下足有五萬士兵,如今北方秋收在即,賈瑛不僅不抓緊時間訓練士兵,而且還在軍中辦起了學堂,竟然要讓軍營中的士卒讀書!此乃不務正業,三罪也!”
“賈瑛在任期間,多次毫無根據便抄沒當地官吏、鄉紳的家業,其後巨資所得皆中飽私囊,此乃貪汙,四罪也!”
“還望陛下能夠明察,嚴懲不怠!”
四條罪狀。
每一項單列出來那都是足以人頭落地的死罪。
文武百官皆是議論紛紛。
“在軍營裡辦學堂?”
“荒謬啊!”
“就那些上陣殺敵的大頭兵,會識字有什麼用?”
“這也太荒謬了!”
聽說賈瑛在軍營裡開設學堂,強迫將士們認字後,在場的文人皆是嗤之以鼻。
讀書習字是那麼容易的?
如果連最底層的武人都能夠讀書習字,那未免顯得他們這些讀書人太過庸俗了。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夠讀書習字的!
一時間滿朝文武儘皆抨擊,對於賈瑛的做法持很大的意見和懷疑態度。
就連慶隆帝都有些懵了。
讓大頭兵讀書習字?
這是什麼意思?
“啟稟陛下!”
辛棄疾虎步上前,大聲斷喝道:
“王爺不了解事實,無憑無據便隨意汙蔑朝廷重臣,該當何罪?”
“邊軍素來殺良冒功,兵如匪寇,民間甚至於流傳著‘寧可遇賊寇,毋遇官軍;遇賊可逃,遇兵難逃’的順口溜,侯爺不辭辛勞讓邊軍將士讀書習字,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爭強好勝之人能夠明事理懂大義!”
“唯有給邊軍將士灌輸保家衛國的想法,牢記是為解除百姓禍患而戰。方能嚴明軍紀、賞罰分明!”
“其次,燕趙鄉勇義士雖驍勇過人,但不懂陣法,不會使用兵器,不知行伍紀律,打仗時隻知勇往直前,更不知如何護身!唯有讀書習字方才令其聽從指揮,熟悉陣法,方能進退有序!”
“再者,北軍營中所用糧草,皆是按照一日三食的標準,兵在精而不在廣,所用錢糧皆在營中將士身上,又何來吃空餉的罪名?”
“其餘罪狀,更是莫須有!王爺這般隨意汙蔑冠軍侯,到底是何居心?”
辛棄疾言辭犀利。
瞬間就點明要害,直接讓慶隆帝幡然醒悟。
“荒唐!難道讀書習字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嗎?”
“有這時間還不如多多訓練!”
“識字可不是誰都能學會的!”
然而大部分的文人還是自覺高高在上,根本就不相信普通士兵能夠輕易識字。
如果大頭兵都能讀書習字。
那要他們這些讀書人乾什麼?
龍椅上。
慶隆帝擰眉沉思,隔了半晌終於是出聲說道:
“愛卿所言有理,邊軍年年殺良冒功,惡如虎狼,也是屢禁不止!此次冠軍侯另辟蹊徑教士兵讀書懂大義所在,無可厚非!”
“另外朕已經賜冠軍侯皇權特許,能夠自行處置北境軍政一切大小事務,哪怕是冠軍侯讓這五萬大軍去種田打漁,朕也不會乾涉!”
“此事休要再提!”
“諸位愛卿可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奏?如若是關於彈劾冠軍侯的奏折,那就趕緊作罷!”
一時間。
滿朝文武麵麵相覷。
北新城中軍大帳。
嶽飛抱拳沉聲道:
“啟稟主公!如今各部訓練已經初見成效,屬下以十二人為一隊,四隊為一哨,四哨為一官,置哨總統領。四官為一總,由把總率領。再進行陣法號令訓練!”
“得益於主公所發明的快速識字法,軍中將士能夠讀懂簡易的文字,對於陣法口號的訓練更是爛熟於心!”
“另軍中將士皆每日三餐,頓頓糧食充足,三萬新兵更是個個體壯如牛,效果遠比屬下想象的還要好!”
“如今將士上下齊心,想必抵擋住金人今年的南下攻勢不在話下。”
賈瑛聞言很是滿意。
兵少的好處就是。
頓頓都能吃飽喝足,三個
月足以讓瘦不拉幾的莊稼漢練出一身腱子肉。
再配合上陣法的訓練。
這五萬將士的戰鬥力,絕對不是普通軍隊能夠相媲美的。
“守成有餘,那要是主動進攻呢?”
賈瑛語出驚人。
嶽飛也是愣了一一下,隨後迅速回應道:
“要想主動出擊,敵之強我之弱在於機動靈活,敵軍多數為騎兵,來去如風,想打想撤主動權皆在敵騎之手。”
“然我軍隻有不到三千的背嵬營,還要兼顧左右兩側的弱勢防禦。”
“要想主動出擊對敵騎造成威脅,最少還需要組建五千騎兵!”
五千騎兵嗎?
要知道養騎兵的代價是非常高昂的。
尤其是在沒有牧場的情況下。
五千匹身體健壯的戰馬如果全靠花錢去購買,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
騎兵通常是一個人配備兩匹馬或者一個人配備三馬,因為馬的長距離耐力和負重能力都不好,需要以確保戰鬥力。
普通騎兵可以直接使用中原馬,大約一匹中原馬需要十到三十兩銀子,外加馬鞍、馬具、鞍繩和馬蹄鐵,一係列的也需要七八兩銀子。
至於類似於虎豹騎、鐵浮屠的重騎兵就更加離譜,首先,重騎兵的戰馬並不是那麼容易買到的。
中原馬不能負重,隻能是由西涼戰馬和北方遊牧馬來組建,北方草原大馬需要幾金到幾百金,外加一套重甲裝備。
養一個重騎兵就需要耗費幾十金。
代價可想而知。
賈瑛沉聲自言自語道:
“如此說來,最少也需要一兩萬匹戰馬,才能形成有效的戰鬥力!否則主動出擊對上金人的騎兵毫無意義,隻能是被動挨打!”
“看樣子花錢去買中原馬不切合實際,隻能是靠搶了!”
靠搶?
嶽飛眼前一亮,當即奮然道:“主公的想法和屬下不謀而合!與北方遊牧民族交戰以來,為什麼草原人越打越強,而漢人卻是越打越弱?”
“莫過於這些草原人以戰養戰,既然如此,那我等為何就不能以戰養戰?”
“又沒有誰規定,隻準草原人打我們,不準我們主動打草原人?”
“隻要我們能夠從草原上搶來大量戰馬,燕趙多男兒,騎射功夫絲毫不弱於草原人,屆時隻要有戰馬,便能夠立即組建出一支強大的騎兵營!”
兩人的觀點幾乎是大同小異。
大多數邊軍守將在對外的戰爭中,往往固步自封不敢主動出擊。
偏偏賈瑛就不是願意坐以待斃等待敵軍先動手的人。
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
“秋收在即,若是一味地在我漢人土地開戰,必然會影響百姓們的秋收!”
“所以在秋收到來之前,本將意欲將戰場放在金人的地盤上!”
“戰火東引燕雲十六郡,勢在必行!”
賈瑛指了指地圖上大塊的紅色的區域。
燕雲十六郡。
除了西南邊範陽郡的小塊轄區之外,其餘部分,燕州的十六郡,幾乎都在金人大軍的統治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