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朝堂之上議封賞,百官俯首恭迎忙(1 / 2)

大乾皇城。

德陽殿!

慶隆帝位於龍椅上,這一次慶隆帝的眼神已經完全不一樣。

看向朝中臣子的目光。

更多的是一種高高在上!

這一切的自信都源於北方戰場接二連三傳來的捷報。

不等朝中官員出列。

慶隆帝已然按捺不住,奮然怒吼道:

“冠軍侯、征北大將軍賈瑛率兵攻破赫圖阿拉,親手斬殺二貝勒阿敏以及草原大汗皇台吉!”

“如今整個燕雲十六郡,重新歸入我大乾朝的版圖!”

“冠軍侯此次以少勝多,收複疆土!堪比開疆拓土的不世之功!朕已經決定加封賈瑛為國公!”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此話一出。

雖然朝中官員早就聽到了很多關於賈瑛封國公的傳言,但是大乾天子金口玉言,絕不能信口開河。

這話在朝堂上從天子的口中說出,那可就大不一樣了!

十有八九的事情!

哪怕是看不慣賈瑛的王子騰、北靜王水溶等人,也是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唯有硬著頭皮站出來雞蛋裡挑骨頭。

“陛下!”

“冠軍侯在遼東郡抗旨不遵,更是當眾撕毀了太上皇的聖旨,這樣的亂臣賊子豈能封為國公?”

“簡直就是目無君臣之禮!”

“若是在外領兵的軍中將領日後人人效仿,我乾朝的王室威嚴談何存在?”

“這賈瑛好大喜功,貪功冒進,又在草原上肆意妄為,殺人無數,實乃草菅人命與禽獸何異?”

“據說草原上的牧場都是血,這賈瑛簡直就是個瘋子,毫無憐憫之心!”

這些叫囂的人大都是朝中文官。

又或者是十分眼紅的武將。

文人造反十年不成,出了名的心慈手軟,隻聽說了點草原上的風言風語,便認定賈瑛濫殺無辜。

而這些常年沒有立功升遷無望的武將,自然也是眼紅賈瑛這堪比坐火箭一樣的升遷速度。

“夠了夠了!”

慶隆帝則是聽得不厭其煩,厲聲大喝道:“要是你們誰也能夠像冠軍侯一樣收複燕雲十六郡,再親手斬殺草原大汗!”

“朕也準許他濫殺無辜,抗旨不遵!”

“如何?”

“誰能做得到?”

功勞大就是牛!

慶隆帝指了指大將軍持天子劍行君子之事,所有行為都是得到朕許可的!”

“難道你們是想說朕濫殺無辜無惡不作嗎?”

開玩笑!

這件事記錄在史書上。

他皇帝和賈瑛要對半平分功勞的,此等功績,不亞於先祖皇帝的開疆拓土之功績。

現在這些官員怒斥賈瑛的種種,那就是在否定慶隆帝的功績!

你讓世人如何對皇帝歌功頌德?

慶隆帝的態度瞬間讓文武百官閉嘴,哪怕是抗旨不遵的事情也不敢提了。

畢竟。

抗的是太上皇的詔令,又不是慶隆帝的詔令。

賈瑛手執天子劍。

你能說是陛下違抗了太上皇的旨意?

一國之君!

天子才是最大的掌權人,天子行事還需要抗旨?

本就是皇帝和太上皇之間的矛盾。

可不要殃及池魚~

朝中官員紛紛低下了腦袋,不敢再吱聲。

慶隆帝滿意地點了點頭。

有了這筆功績。

他將會成為近數十年裡,最有聲望的大乾天子。

“來人傳朕口諭!”

慶隆帝心情大好,朗聲大喝道:“召冠軍侯賈瑛即刻返回京城授封,同時將皇台吉的屍首攜帶入京懸掛於北城門外,讓百姓們好一睹為快!”

眾人心驚。

這是要鞭屍啊!

好在現在外麵都是冰天雪地的,否則這屍首恐怕早就腐爛了。

中原人早就對金人恨之入骨。

屆時必然會引得無數反響。

民心所向。

天子順應!

“傳太上皇口諭…”

就在慶隆帝得意滿滿的時候。

大太監戴權又發出了不合時宜的聲音,直接打斷了慶隆帝的講話。

朝會被打斷。

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陛下,雜家身負太上皇口諭之命,就不能行禮了!”

戴權還是那副模樣。

這一次。

慶隆帝沒有再輕言細語回應,而是冷冷地哼了一聲也不說話。

戴權的腦門子頓時汗珠直冒。

隻能是強行撐著腰杆宣讀道:

“傳太上皇口諭,即刻召冠軍侯回京授封,屆時文武百官全部由皇長孫元胤率領於北門迎接冠軍侯凱旋歸來!!”

“欽此~”

讓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還讓皇長孫元胤率領百官相迎?

“臣等遵旨行事~”

百官陸續叩首,但是心裡麵卻是掀起了翻江倒海。

百官迎接本來就是無上榮耀!

冠軍侯有滔天大功。

受到此等待遇無可厚非!

可是偏偏率領百官迎接的人,竟然是皇長(bfda)孫元胤!

按照曆朝曆代的規矩。

百官相迎。

皇帝本人自然是不能率領百官出城的,否則未免顯得功高蓋主,但是為了顯示皇家的恩寵,又需要派一名皇室的重要人物前去代表。

曆朝曆代這種責任都是落在東宮太子身上。

可是。

當今天子雖然是一代明主,但是卻遲遲沒有子嗣能夠入主東宮。

這些年慶隆帝的後宮可不平靜。

陸續有嬪妃流產的傳言。

時至今日。

竟然都沒有一個小皇子能夠被視為未來的儲君人選。

反而是皇長孫元胤愈發成熟。

這一次。

太上皇公然把元胤給推向眾人的視線。

一來是太上皇試探百官對於元胤成為下一任皇帝的態度;

二來恐怕也是存了拉攏賈瑛的想法。

賈瑛攜北伐之勝利凱旋而歸,將來賈瑛在朝堂、北軍將校以及天下百姓心中的地位隻高不低!

甚至於賈瑛日後的態度,對於儲君之位的人選影響舉足輕重。

而賈瑛在燕雲手撕太上皇聖旨的事情。

如今太上皇沒法追究。

索性就讓元胤站出來代表他來拉攏賈瑛。

可以說是在為元胤搞個數熟臉順便鋪路。

至於是不是拉攏還要另說。

就像賈元春被封貴妃一樣。

或許也隻是緩兵之計罷了。

朝中官員心思各異。

打仗治國的事情這些人或許是半吊子,但是揣摩上位者的心思,那絕對是杠杠的。

都在考慮到底要站在哪邊。

隻要是站錯了隊。

輕則罷官貶職。

重則家破人亡!

可不是兒戲~

眾人目光都不由得重新落在慶隆帝身上。

“哼!”

“既然如此,那等到冠軍侯返城之日,百官便早早前往北門等候便是!”

慶隆帝似乎並不懊惱,隻是淡然道:

“屆時讓元胤好好看看朕的冠軍侯、征北大將軍,到底是多麼威風!”

“也好讓某些屍位素餐者自慚形穢!”

“退朝!!!”

又是一次不歡而散的朝會。

近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