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陛下旨意!”
“從今日起,朝中一切大小事務由殿下主持,皇貴妃垂簾聽政!”
“等到陛下龍體安康,再另行商議!!”
眾人議論紛紛。
夏守忠則是昂著脖子,規規矩矩退讓到賈元春的身旁,滿臉的驕傲之色。
這次他可是出了一份力。
文武百官則是知道夏守忠乃是皇帝身邊的近侍。
“臣,參見皇貴妃!”
賈瑛一馬當先站出來施禮。
身後的文武百官這才反應過來,齊聲高呼。
“參見皇貴妃~”
“諸位愛卿,平身!”賈元春雖然是第一次垂簾聽政,甚至於有些趕鴨子上架的意思,但是其素來落落大方,又知書達理。
很快就冷靜下來應付自如。
賈元春又是讓夏守忠宣讀懿旨。
無非就是說明昨夜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說辭都是一套一套的,至於這些人相不相信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至少表麵上能夠過得去。
還有大臣想要入宮見一麵陛下。
自然是被賈元春以病重為理由直接拒絕。
雖然隔著簾子。
但是賈元春直接當眾說道:
“陛下此次病重,不宜打擾,昨夜又有佞臣動兵,已經是驚嚇到了陛下,諸位要是有什麼事情,可等到陛下身體好些的時候,再入宮麵聖!”
“其他時間,無關緊要人等,不準擅自覲見!”
這時候。
陸續有人附和。
“臣等謹遵懿旨!!”
這時候。
賈元春又是繼續說道:
“另外此次動亂事關重大,有功之人當賞!”
“入宮護駕的將士們更應該獎賞!”
“本宮連夜擬寫了一份懿旨!”
夏守忠得到示意。
又拿出另外一份事先擬寫好的聖旨,都是寫在明黃打底的名貴綢緞上,甚至於用的都是皇帝的玉璽。
說是皇貴妃的懿旨。
倒不如說是皇帝的聖旨。
在場的文武百官都是精神一振。
知道今天的重頭戲來了!
從此以後。
朝中勢力也會變得無比清晰。
“今兵馬隨動,然未曾傷及城中百姓一分一毫,井然有序,紀律嚴明!其餘各部將校雖然不曾動兵,但也嚴格管束陛下,並未造成百姓恐慌。”
“宜嘉獎擢升各部將校!”
“打開國庫給予各部士卒賞賜,另擢升神武將軍馮唐為車騎將軍,擢升司空辛棄疾為大司空,擢升牛繼宗為一等侯……”
等等一連串的名字。
上到一品將軍、公侯伯、三公九卿;
下到普通的都尉校尉。
一封嘉獎擢升的聖旨,可以說是直接籠絡了京城內外十萬兵馬的人心。
另外。
凡是跟北靜王水溶、忠順王還有皇長孫元胤有關係的將校,幾乎是一個人的名字也沒有提到。
眾人皆是心知肚明。
凡是這些沒有被提及的軍中將校,接下來的日子可要倒黴了。
最後。
等到一大串的名字念完後。
夏守忠深吸了口氣,故意有所停頓。
在場的官員皆是一驚。
還有壓軸戲?
夏守忠的聲音變得無比高昂,奮然喊道:
“令上將軍、秦國公賈瑛冒險率兵入宮救駕,力挽狂瀾,實在是勞苦功高,忠勇無雙,擢升賈瑛為異姓一字並肩王!封號燕!”
“準建敕造王府!”
封燕王了?
要知道在大乾朝前麵的曆史當中。能夠封王的功臣寥寥無幾。
要麼就是普通的郡王。
要麼就是龍子龍孫身負皇室血脈。
類似於賈瑛這般。
直接一步到位跳過郡王等級獲封一字並肩王的幾乎是前所未有!
一字並肩王,按字麵意思即擁有與皇帝比肩的地位的一字王。
屬於王爵的最高一種!
通常在其王爵前冠以古代國家的名稱,如“韓王”、“齊王”、“趙王”等等。
王爵名稱往往和其本人曆史功績及出身相連。如西漢韓信因滅齊有功,被封為齊王,後因劉邦猜忌,借口楚地未平而被封為楚王。再如彭越,因最早在魏國地界起兵,後被封為梁王。
而賈瑛此前多次北征燕雲,如今獲封燕王這個封號,倒也是意料之中。
隻是沒有想到。
賈瑛這般年輕就加封一字並肩王!
那這日後還得了?
一時間滿朝嘩然。
看到有些人貌似還有異議。
賈瑛則是直接上前抱拳道:
“臣領旨謝恩!!!”
說罷。
宮中的太監上前呈上五爪蟒袍,隻有異姓王才能夠穿戴的五爪蟒袍。
賈瑛昂首闊步。
故意說給身後的朝臣聽。
“啟稟皇貴妃!”
“如今陛下病危,皇子年幼,如今京畿重地動蕩不安,隨時有兵變的可能。”
“臣已下令,調遣燕雲十萬鐵騎南下京城拱衛皇城。”
“不日抵達!”
賈元春隻是回了一個“準”字。
卻是讓所有人都下意識閉上了嘴。
誰人不知道燕雲鐵蹄的恐怖戰鬥力?
燕雲鐵騎甲天下!
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況且。
眾所周知。
燕雲征北大軍幾乎是賈瑛親手打造的,如今賈瑛獲封燕王,聲望如日中天,這十萬鐵騎還不得誓死追隨?
再加上賈瑛在京城方向收攏的北軍五校、禁軍六軍兵馬。
一旦燕雲鐵騎抵達京城。
不要說皇城!
就是整個北方三州之地,誰也不敢對賈瑛說一個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