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漢人村莊四處劫掠的鮮卑人,旋即被突然響起的廝殺聲所吸引。
抬頭看。
隻見遠處密密麻麻全都是漢人的騎兵。
全部身穿玄甲。
就像是地獄中的幽靈一樣。
鐵騎未到。
密集的箭雨已經如期而至。
“該死!!”
“是漢人的騎兵!”
“快迎敵!!”
“通知大首領,通知大首領,漢人騎兵出關了!漢人騎兵出雁門關了!!”
“快通知大首領!!”
鮮卑人的千夫長在馬背上聲嘶力竭。
想要組織自己的部下迎敵。
要知道在此之前。
漢人一直龜縮在雁門關裡不肯迎戰,所以鮮卑人才213如此肆無忌憚在邊疆抵禦到處燒殺劫掠。
不曾想。
懦弱的漢人如今竟然一聲不響殺出了雁門關。
剛剛還在燒殺劫掠的鮮卑人。
匆匆提刀上馬。
然而僅僅一個照麵。
隻見李山就像是鐵塔門神一般衝殺而來,兩翼隨行的騎兵如牆而進,各個心狠手辣,殺伐果決!
幾乎不到片刻功夫。
數千名的鮮卑遊騎便四散而逃,潰不成軍。
鮮卑人倉皇往北逃竄。
凶神惡煞的李山率領著北軍驍騎窮追不舍,一路上全都是鮮卑人的屍體,殺聲震天。
狂追了十裡之地後。
嗚嗚嗚——
沉重的號角聲從遠處草原人大營響起。
隻見鮮卑首領北宮伯玉身披金甲手持猙獰的宿鐵斧鉞而來。
就像是緩緩展開的雙翼。
鋪天蓋地的鮮卑騎兵以北宮伯玉為中心,迅速朝著兩側散開,就像是一道黑色的天閘,幾欲要將一眼望不到儘頭的天地從中硬生生劈成兩半。
這些鮮卑人常年生活在並州金蓮川以及河西平原等地。
不同於遼東的金人。
這些鮮卑士卒裝備精良,甚至於還深受漢人中原文化的影響,裝扮穿戴都與北方漢人無異。
北宮伯玉更是有漢人血統,這些年東征西討,在彈汗山建立王庭,向南掠奪並州,向北抗拒丁零,向東擊退扶餘,向西進擊烏孫,完全占據匈奴故土,一度攻至倭國,領地更是東西達一萬四千餘裡,南北達七千餘裡。
此前還有金人夾在中間當緩衝。
如今隨著金人敗退,昔日金人的大小部落和牧場都被鮮卑霸占,儼然成為了新任草原天可汗。
“唏律律~~”
李山在看到麵前的場景後,不由得眼神發燃,旋即緊勒韁繩。
“撤!”
“駕駕駕~”
李山調轉馬頭朝著雁門關方向撤退。
片刻功夫。
隻見北宮伯玉抄起那把造型極其誇張的宿鐵斧鉞,冷聲斷喝:“殺!!”
下一秒鐘。
成千上萬的鮮卑騎兵就像是瘋了一樣加速衝出去。
數十萬大軍狂奔不止。
整個草原上都是黃沙漫卷、鳥獸轟散。
兩方你追我趕不過二十餘裡地。
隻見雁門關外往北十裡之地。
早已經有大批的黑甲士兵嚴陣以待,為首的中軍大纛上,鐵鉤銀劃,繡著鬥大的“嶽”字。
赫然是如今官拜太尉、車騎大將軍嶽鵬舉的獨屬旗幟。
李山縱馬來到陣前。
“大將軍!”
“鮮卑人果然追上來了!”
話音未落。
隻見緊追不舍的鮮卑大軍已經像是馬蜂窩一樣出現在遼闊的平原之(bhcb)上。
原本一望無際的平原。
此時放眼望去。
密密麻麻全都是刀槍斧鉞。
無數強弓勁弩虛引長空。
冰冷的殺氣好像是要實質化,隨時都能濺射而出。
饒是如此。
麵對將近三十萬的草原大軍,嶽鵬軍麵色如常,十分鎮定地握緊手中的佩劍,低聲怒吼道:
“曉令四方!八門大開!!”
霎時間。
將近十萬名黑甲士兵旋即在令旗官的指揮下快速移動起來。
此時從高處放眼望去。
隻見這十萬名大軍擺出了一個類似八卦的超大型軍陣,而嶽鵬軍的中軍大蠢則是整個陣法的中心。
這十萬人在他的調度指揮下,揮之如臂,井然有序!
與嚴陣以待、肅穆安靜的漢人軍陣不同。
匆匆追殺而來的鮮卑人皆是戰意昂揚,瘋狂叫喊嘶吼著,恨不得立即衝上去廝殺一番。
然而。
北宮伯玉卻是精通漢人中原文化。
很快就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這是什麼陣法?”
北宮伯玉朝著身後的心腹幕僚問道。
這些人中。
不乏一些當地投靠於鮮卑的漢人官吏將校,也有人發現了眼前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