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求之不得,隻要任行長不嫌棄,我們為能跟工行開展業務而榮幸!”關雲天非常從容地說。 對麵的老丁適時建議道:“關總,要不咱們先在工行開個戶,便於以後開展業務。” “丁總,你是財務總監,知道如何平衡這些關係,這樣的事你自己決定就好了,不用著跟我商量。”關雲天道。 “關總,昌達集團以後再有新項目融資,彆把我們忘了。” “任行長,融資是丁總的業務範圍,不過工行在我們心目中地位很高,我相信丁總一定不會忘了你們。” 通過類似方式,昌達集團跟其餘兩家金融機構也建立了穩定的業務聯係。 ...... 時間過去了三個多月,一天上午九點多,財務總監老丁來到關雲天辦公室,進門沒等坐下,便開口道:“關總,我想跟你通報一件事。” “哦,丁總,什麼事?請坐下說話。”關雲天對公司的幾位高管一向尊重有加。 “工行的任行長跟我透露了一個消息,他說德發煉油廠正在對外融資。” “德發煉油廠,那不是咱們本地的一家地方煉油廠嗎?他們對外融資,任行長跟你提這個乾嗎?”關雲天走過來坐在老丁對麵。 “據說德發煉油廠因為達不到政策規定的最低規模,麵臨政策性關閉。眼下,他們正在麵向社會融資,用來擴大規模,避免被政策關停。” “哦--,怎麼個情況?你詳細說說。”關雲天似乎來了興趣。 “政策規定,規模達不到一百萬噸的地方煉油企業,因為浪費資源,不利於環保,一律要關閉。德發煉油廠的規模隻有八十萬噸,他們要是不擴產,任憑韓德發在社會上再能呼風喚雨,政策他是抗不過的,所以,要想企業能夠繼續生存下去,他隻有擴產一條路。” “擴產可以從銀行貸款呀!老韓不是跟銀行關係不錯嗎?特彆是工行,這些年對德發支持力度很大,為啥要麵向社會融資?”對德發煉油廠和其老板韓德發,關雲天以前從未打過交道,最多也就是略知一二。 “德發的財務狀況不好,銀行不可能再給他們貸款融資了,但銀行也不願看到德發被政策關停,所以建議老韓麵向社會融資。除了咱們,工行任行長還向富源縣幾家比較有實力的企業提過這件事。”老丁把知道的情況跟關雲天如實相告。 “丁總,你對這件事怎麼看?”關雲天道。 “就前景而言,我認為煉油行業還是不錯的,因為隨著汽車業被定位為國家的支柱產業,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對燃料的需求必然增加,所以,煉油企業的市場絕對不成問題,關鍵是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決定了企業的未來。” “也就是說,行業前景不錯,就看經營管理水平如何,其實任何企業都是這樣,沒有不好的行業,隻有不好的企業。” “對,我也認為是這樣。” “丁總,任行長跟你提起這件事,目的非常清楚,看來他是想動員昌達集團入股德發煉油廠,這是件大事,得容我好好考慮一番,恐怕要過幾天才能給他回信。這件事很著急嗎?” “關總,咱們不用管他,這麼大的事,對方再著急,咱們也得深入考慮,這比在公司內部投資做項目還應該更加慎重。”老丁是財務主管,他非常理解關雲天謹慎。 第二天上午,關雲天到農行拜訪劉行長,自從把融資重擔從肩上卸下以後,關雲天往信用聯社和農行跑的次數明顯少多了,除非找老朋友喝酒敘舊,一般他不登金融機構的大門。 進到劉行長辦公室,關雲天把兩盒上等“猴魁”放在桌上,“朋友去南方出差帶回來的,據說是今年的新茶,你嘗嘗味道怎麼樣。” 劉行長對喝酒興趣不大,但品茶卻有相當的功夫,當即打開包裝,沏了一壺,先給自己倒出一杯,端起來聞了聞氣味,再小口細品,“嗯,不錯,是今年的新茶。”說著,又給關雲天倒了一杯,“雲天,這麼好的茶,你自己留著喝吧。” “你還不知道嘛,我跟你的興趣不一樣,我喜歡酒,你喜歡茶,這玩意放在我那裡,那是暴殄天物,我品不出它的好壞,純屬浪費,你才是真正的識貨人。”關雲天道。 “好,那就放在我這裡,有的是人幫我喝。雲天,現在公司情況不錯吧?”劉行長道。 “前一段把自備電廠剩餘電力並網的事總算解決了,要不我也輕鬆不了。” “其實,電業局那是故意刁難,你們自備電廠的剩餘電量就該並網,電這種東西不像彆的產品,既不能通過其他渠道出售,又不能儲存,白送人都不行,不並網怎麼辦?” “不管怎麼說,現在好歹辦妥了,我總算可以長長地舒口氣了。”關雲天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 “要不,你不可能這麼悠閒,到我這兒串門,是不是?” “是啊,大事不解決,我哪有閒心串門呀!呃,劉行長,你聽沒聽說過德發煉油廠的事?” “德發煉油廠----,你是說韓德發那個企業嗎?前段時間他想從農行貸款,但他們在農行的信譽不好,我們沒有答應他。”劉行長道。 “工行的老任跟富源縣有實力的企業透露消息,據說老韓想麵向社會融資。” “這我不知道,他為啥要向社會融資?工行怎麼不繼續支持他?老韓跟工行的關係不是一直很鐵嗎?” “就像你說的那樣,德發的信譽不好,企業的財務管理混亂,工行也許是害怕了,這回也打了退堂鼓。”關雲天道。 “他們融資的目的是什麼?” “擴產達標,他們現在的規模不夠,否則將被政策強行關閉。” “原來是這樣!老任故意透露消息給你們,看樣子是為了讓你們參與融資,你有什麼打算?”老劉問。 “煉油這個行業倒是不錯,關鍵我對老韓這個人不甚了解,據說他在社會上交往很廣,什麼三教九流,黑白兩道,無所不交。他做企業比較早,你根老韓打過交道嗎?”關雲天拜訪劉行長,就是想跟他了解老韓的為人。 “打過交道,應該說對他還比較了解,德發煉油廠目前在農行還有兩億多的貸款呢。不過後來他跟工行老任走得比較近,我們跟他就逐漸疏遠了。沒錯,這個人喜歡結交,的確三教九流,什麼人都交,但做企業搞經營管理的水平不怎麼樣,或者說他就沒把心思用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上。”老劉道。 “如此說來,這件事我還真得慎重。” 回到公司,關雲天又把這件事跟葉佳怡進行了探討,他認為葉佳怡見識廣,看問題的視角比較獨特。“融資參股,風險和機遇並存。”葉佳怡道。 “風險我知道,不外乎對德發現在的老板沒有把握,對老韓的管理不放心。機遇呢?”關雲天道。 “機遇嘛,昌達集團參股德發煉油廠,意味著你就進入了能源行業,這給企業以後的發展留下了想象空間,這就是最大機遇。至於你說的對德發現任老板的經營管理水平不放心,這樣的風險完全可以通過企業的結構治理得到規避,這一點你完全不用擔心。參股又不是白給他錢,總得賦予股東一定的權力吧?”葉佳怡分析道。 “照你這麼說,真正的風險又是什麼呢?” “這種項目,真正的風險還是來自於政策層麵。” “政策層麵?他們融資的目的不就是擴產達標嗎?擴產後還有什麼政策性風險呀!”關雲天對葉佳怡的話將信將疑。 “關總,不知道你注沒注意到,但凡涉及能源,特彆是石油產業,幾乎都是壟斷經營,現在是有少量地方煉油企業屬於民營,但誰敢保證這樣的情況能一直存在下去呢?當然,這隻是我的猜想,現實情況不一定是這樣。但你擔心的經營管理風險,確實可以從製度上得到消除。” “嗯,我擔心的還是經營管理方麵的問題,因為老韓這個人隻顧做表麵文章,根本沒把心思放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上。” “這好辦。如果昌達集團真要參股德發煉油廠,你可以跟對方講條件,他們現在融資心情迫切,我相信隻要你提出的條件不太過分,對方都能接受。”葉佳怡道。 “你指的哪方麵條件?” “組建規範的股份製企業,凡事涉及企業的人和事,都要受到股份製企業章程約束,否則就彆在企業擔任職務。這叫用製度管人管事。”葉佳怡對這樣的管理模式太熟悉了。 “對,這是個好主意!昌達集團參股與否的唯一條件,就是看今後德發煉油廠能否組建起規範的董事會和監事會,否則免談融資。”關雲天道。 幾天以後,財務總監丁祥謙再次找到關雲天,問他對德發的融資募集有什麼看法。 “你可以轉告工行任行長,就說昌達公司對德發的融資有興趣。” “關總,昌達公司準備入資多少呢?” “這個----,我現在還沒有考慮過。另外,你告訴對方,昌達集團的入股是有條件的。” “請問關總,咱們有什麼條件?” “一旦決定入股,將來的德發煉油廠,必須組建規範的董事會和監事會,製定規範可行的股份製企業章程,將來企業的所有人和事,必須由製度進行管理和約束。”關雲天道。 “這----,我很理解,”老丁是高級會計師,他對股份製企業的運作很了解,“可是關總,對方能答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