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深刻印象(2 / 2)

“雖然有點著急,但我還是相信自己的分析判斷,不過我那些同事和朋友可坐不住了,他們出於好心,勸我抓緊時間出手,避免虧得更多。這個時候,我索性不再關心國際市場的行情,倒要看看早就處於曆史低位的天然橡膠價格,還能往下跌多少!”

“結果怎麼樣?”

“十天以後,一個同事跑進我的辦公室,他問我知不知道現在國際市場的橡膠價格。我都有十來天不關注這件事了,當然不知道行情。他告訴我,價格已經回升到我們當初進貨的水平了,我為之一振,但拒絕了他馬上出貨的建議。”

“你認為行情上漲才剛開始,往後將出現你預料的結果?”

“那是必然的,因為我們當初進貨的價位就處於曆史低位,我不預期它漲到曆史最高位,起碼恢複正常的價格水平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我堅持等下去。”

“這麼說來,你這不叫賭博心理,因為你有科學的分析依據,還有自己的理性判斷。”梁處長道。

“反正我做這件事並不是拍腦門決定的,的確有充分的依據。正如預料的那樣,此後半個多月,行情一直看漲,當上漲到超過進貨價格的百分之三十時,我果斷命令銷售科的人往外出貨,因為跟以前的情況對比,現在已經回升到曆史上的較高價位。但是,有人卻在背後議論,說我犯傻,他們的理由是價格還在往上漲,應該漲到最高價位再出貨。”

“這是要追求利潤最大化,可以理解呀!”魏處長道。

“但是,行情一旦漲到最高價位,價格拐點馬上就會出現,接下來就會麵臨一波下行行情,生意上曆來有買漲不買跌的心裡,到那時,即使市場價格更高,恐怕出貨就會遇到麻煩。購入那批天然橡膠,我們從銀行融資五個億,如果那些貨物壓在倉庫半年一年,我們要多支付不少利息,不僅如此,延期還款,對我們在銀行的信譽有不良影響,而且往後還麵臨著市場的不確定性。利潤重要,這些因素也不得不考慮。”

“對,利潤是表麵上的,有些因素甚至比利潤重要得多,如果考慮不周,該掙的錢不僅掙不到,利潤更是無從談起。”兩位處長被關雲天的故事所吸引。

“這一次我比較獨斷,果斷出貨,正好天然橡膠的用戶們知道行情還在往上漲,看見我們的報價很有吸引力,用戶都願意接受,結果,五萬噸天然橡膠,不到十天就全部出貨了。此後,國際市場行情確實漲了百分之十,但沒有幾天就掉頭向下,等到市場再次疲軟之時,我們囤積的天然橡膠早就脫手了。”

“乾得漂亮!這生意以後沒有繼續做嗎?”梁處長從內心很欣賞這件事。

“以後沒再做了,因為以後沒有那樣的機會。那是在特定時間出現的特殊機遇,完全是可遇不可求,那樣的機會出現在麵前,我認為可以放手一搏,不具備那樣的條件,我絕不勉強為之。從那以後,我把精力放在做實業上,我認為做實業才踏實,儘管做的比較辛苦,操心更多,掙錢卻不一定多,但這是我的興趣所在。”

“關總,雖然你的興趣在實業,但我覺得你要是做生意,絕對是一把好手,因為你遇事冷靜,思維縝密,分析問題非常仔細全麵。隻可惜你對股票期貨不感興趣,否則,你在資本市場應該玩的得心應手。”

“梁處長過獎了,的確,我覺得實業才是根本。”

“有你這樣的老板,不用到現場,我也能想象你的企業應該非常不錯,魏處長,有機會到你們那裡,我一定去關總他們公司拜訪。”老梁這回自告奮勇道。

“再跟兩位領導彙報一件事,我們的企業已經進行了股份製改造,早在兩三年前,我們就引入了職業經理人。”關雲天道。

“關總意識超前呀!在國內的民營企業中,要進行股份製改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引入職業經理人,阻力更大,畢竟讓一個外人來管理自家的事,還要給對方高額的薪水,用傳統思維考慮,沒有幾個人願意這麼做。”魏處長道。

“關總,以你的能力和智慧,你就能把企業管理的很好,恕我冒昧,你怎麼想起要這麼做呢?”

“在大學我讀的是理科,做了企業後,我卻對人文科學有了興趣,所以抽時間看了不少企業發展史和企業家傳記之類的書籍,給我的感覺是,國外那些百年企業,幾乎都發源於某個家族,但最後都進行了成功的股份製改造,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昌達集團能不能成為百年企業現在不敢說,但我試圖往那個方向努力。”

“我也算見過一些企業老板,但你這樣的,我是第一次見到,關總,你讓我長見識了。”老梁道。

喝酒不多,說話不少,通過這番交談,關雲天給兩位處長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