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總,你在這三方麵做得很好,並不意味著其他方麵沒有問題,隻不過現在還沒到那一步,所以你可以暫時不去管它。”
“你能不能說的再明白一些?”
“我給你舉個例子,你們昌達集團除了石化分廠和發電廠,還有橡膠分公司和簾子布分廠,以輪胎生產而言,硫化和成型等過程中,不可避免要產生一定的廢氣,儘管這種氣體很少,但那畢竟對人體和環境有害,隻不過現在監管政策還沒有嚴格到那一步,我認為政策關注這樣的問題是早晚的事。另外,簾子布生產過程中的粉塵和噪音汙染,現在也沒引起重視,但那是實際存在的。”馬局長是業內專家,他對環境問題有獨到見解。
“怪不得人們說乾什麼吆喝什麼,馬局,所有經濟建設和人類活動,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難道要人類回到原始社會不成?”關雲天不以為然。
“沒錯,包括修鐵路,修公路,建水庫,建工廠等等等等,都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但絕不是說這些建設就不搞了,因噎廢食,人類社會前進的步伐不就停止了嗎?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問題是隻要不對環境造成大的破壞,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比,利大於弊,就是值得的。具體到昌達集團,並不需要你緊繃神經,耽誤企業的正常經營,隻需在政策提出要求時,你積極響應,把該配套的環保設施配套齊全,做到環境達標就可以了。”
“嗯,話雖如此,實際操作起來,那就複雜多了。比如我們近期這三項環保工程,涉及到的難題一點也不比新建項目少。一句話,做企業難,尤其那些處於爬坡階段,資金緊張的企業,更是難上加難!企業本身的問題就夠他們應付的了,再加上個花錢多,不見效的環保問題,好多企業就撐不下去了。”這方麵,關雲天深有體會。
“所以說這是一枚硬幣的兩麵,一方麵不搞經濟建設,社會就不能往前發展,另一方麵,在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的同時,又不能不注重環境保護,隻有兩者兼顧,才能做到協調發展。我認為你們昌達集團做的不錯。”馬局長道。
“多謝馬局褒獎,在企業發展的同時,環保方麵,我們也確實花了大價錢。呃,估計再有一個來月,我們石化分廠的兩套環保裝置就要投入運轉了,到時候還要不要請有關部門過來驗收?”
“這個用不著,汙水、尾氣和廢催化劑的處理和回收,是咱們本地環保部門的要求,因為這三種廢料的排放,確實給當地環境造成了汙染,要求你們進行徹底治理,並非找企業麻煩,這一點,希望你們理解。”
“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罷,反正環保局一聲令下,我們就雷厲風行,馬上重視起來,實實在在地投入了大筆資金,按高標準對三廢進行治理,作為企業,我們算是儘到責任了吧?”關雲天道。
“沒錯,你們是有良心的企業。”馬局長讚許道。
“良心不良心也無所謂,起碼我們沒有推卸道義上的責任,馬局,眼前的問題處理完了,我就怕環保問題沒完沒了,時間一長,任何企業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呀!”
“關總多慮了,情況不至於像你想象的那麼糟糕,不過做企業,搞經濟建設,就不可避免地要跟環境接觸,即使把目前的環保問題處理好了,要想一勞永逸,也是不現實的,畢竟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關雲天點了點頭,若有所思,“說得好!馬局,咱們喝酒,我敬你!”
正在石化分廠的環保裝置即將投入使用的時候,一連兩天,廠裡先後迎來了兩批特殊客人,昨天下午,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一位副局長帶著兩名工作人員,到廠裡轉了一圈,今天上午,縣消防管理局的一名副局長和三名隨員又到廠裡四處查看。這兩批政府工作人員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在廠裡各處查看以後,不打招呼就離開了。
過了兩天,石化分廠分彆收到來自於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簡稱安監局)和縣消防局的整改通知書,原本以為這兩個部門來廠裡查看一番,沒有當場提出什麼意見,事情就過去了,當看見兩份整改通知書後,石化分廠的朱經理才恍然大悟。
整改通知書提到的問題,都是石化分廠朱經理解決不了的,他第一時間將這兩份紅頭文件送到集團公司董事長關雲天麵前。
“怎麼又是紅頭文件?”因為此前有過類似經曆,關雲天條件反射般的認為,文件上提到的都是棘手問題。
“關總,你先看看吧,一份是縣安監局下發的,另一份是縣消防局送來的。”朱經理道。
每份文件隻有兩頁,關雲天用了十來分鐘就看完了。“這上麵說石化分廠的消防不合格,安全生產設施不配套,朱經理,你覺得情況有他們說的那麼嚴重嗎?”
“基本屬實吧,不過情有可原,因為據我所知,以前搞建設,都是本著節省土地資源和多快好省的原則辦事,沒考慮那麼科學,那麼周全。”
“還是呀!又不是企業故意這樣做,以前都沒有問題,怎麼到了現在就這也不合格,那也不配套了呢?”關雲天把手頭的幾張紙往桌上一扔,非常不解地說。
“關總,依我看,這安全和消防問題,就跟環保問題一樣,也是一根根套在企業脖子上的繩套,將會越勒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