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是國土局分管政策法規和評估事務的副局長,於八零年代中期畢業於一所財經學院,據說因為性格孤僻,不好相處,在單位乾了這麼多年,才混到一個副局長的職位。
劉副縣長比老田早幾年參加工作,同樣知識分子出身,也是不善交際,但為人比較隨和,除了潛心於自己的專業,幾乎與世無爭,這種性格反而得到了當地政界的認可,由於樹敵不多,雖然比老田大幾歲,但幾年前就到了主管農業的副縣長這個位置。
在富源縣政界,說起老田,劉副縣長也為他感到惋惜,提到劉副縣長,老田對這位專家型官員從內心裡佩服,但兩人在以往的工作經曆中沒有交集,所以也談不上什麼私交。
老田進入辦公室,並未打招呼,這種直截了當的說話方式,足見其平時在為人處世方麵的欠缺。
“田局長,你先坐,我跟你說點事。”劉副縣長把評估情況說了一遍。
“哎喲,評估報告我並沒有看,就直接給企業了,其中的情況我真不清楚!”老田翻閱著麵前那份評估報告。
“問題是國土局的評估價格比人家在第三方做的評估高出百分之三十,不知道國土局的評估依據是什麼?”劉副縣長道。
“什麼第三方評估?”老田覺得莫名其妙。
“山地丘陵承包方不是咱們縣裡的昌達集團公司嘛,人家事先在省城找了一家專業評估機構,這是第三方出具的評估報告。”劉副縣長把另一份報告遞給老田。
“兩家機構的評估結果,怎麼會差這麼多呢?”老田也覺得納悶。
“會不會因為兩家機構參照的評估標準不一致?”
“據我所知,全國所有評估機構參照的都是國土資源部統一頒布的標準,沒有其他資料可以參照。”老田對這方麵情況比較熟悉。
“那是什麼原因?這裡麵有沒有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你指的哪些方麵?那些山地和丘陵的主人都是一些貧困地區的村民,難道他們還能在背地裡做什麼手腳?那麼多村民也不容易齊心呀?”老田覺得無法理解。
“我的意思恰恰相反,當知道承包方是昌達集團時,你們的評估人員大發善心,劫富濟貧,人為抬高評估價,向山區村民傾斜,以此向貧困地區村民獻愛心。”劉副縣長分析道。
“這樣做對評估人員有什麼好處呢?”
“沒有任何好處,完全是一種心理作用。既然昌達集團是一塊唐僧肉,自己吃不到,割下一塊給彆人也不錯呀。”
老田略一思忖,點點頭,“這倒有可能。事到如今,劉縣長,你要我怎麼做?”
“不是我要你怎麼做,這是你分管的工作,你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對兩個單位的評估結果進行一番比較分析,如果你也認為國土局的評估結論不靠譜,我想你知道該怎麼做。”劉副縣長道。
“劉縣長有所不知,國土局評估辦公室那幫工作人員都是一幫大爺,我背著他們更改評估結論,他們知道後會產生矛盾呀!”老田非常為難的樣子。
“那你就直接告訴他們,承包方不認可他們的評估結論,看他們怎麼說!”劉副縣長有點不耐煩了。
“評估辦公室那幫人自以為是,他們我行我素,就是一幫納稅人出錢養的爺,局裡對他們也是睜隻眼閉隻眼,沒人願意惹他們。”老田似乎有些畏懼。
一聽這話,劉副縣長有點火了,“他們是誰的爺?難道就沒人管的了?”
“劉縣長,你彆生氣,我們做基層工作的也不容易。”
“我不是對你生氣,我是說國土局評估辦那幫人,他們憑什麼我行我素?你也彆跟我說基層工作艱難,我也在基層待過,該管的你還得管,否則有些人就會得寸進尺,人的毛病都是慣出來的,你管了,他就規矩一點,要是任由他們的性子來,那些人就會變本加厲。田局長,你回去告訴評估辦那幾個人,這件事得到了縣委縣府的高度重視,它關係到富源縣北部山區幾萬村民的脫貧致富,誰搞砸了,拿誰試問!”這番話對老田也是一種敲打。
“劉縣長放心,我一定全力配合縣裡的工作,回去以後我會把你的意思傳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