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無法拒絕(1 / 2)

自從關成光調走這一年多,楊文瑞感覺工作起來輕鬆了不少,關成光在時,他安排工作總要考慮關成光會說什麼,雖然關成光並不是分廠的領導成員,但這位老同學一向喜歡挑彆人的毛病,楊文瑞的每一次決定,總有些忐忑。

走了一年多,如今關成光又要回來,楊文瑞不僅好奇,也很不理解,“關總,成光回來,該安排他做什麼工作呢?另外,他不是在臨山鎮的工廠當廠長嘛,怎麼又回來了?”

“這正是我要跟你說的,關成光回你那裡,隻需把他當普通職工對待就可以了,不要考慮同學麵子和他的感受,這是我的意思。至於他回去的原因嘛,我可以告訴你,但你最好不要外傳。”電話中,關雲天把關成光犯的錯誤大致說了說。

“原來是這樣!成光這人,總是不安分,在廠長的位置上不好好乾,惹出這麼大的事端,唉!”在為這位老同學感到惋惜的同時,楊文瑞從內心也不希望關成光回到自己手下。

“好啦,事情就是這樣,你照我的意思做就行了。記住,工作中不要給他任何照顧,沒有把他開回家,已經是對他最大限度的寬容了。”關雲天道。

......

北部山區的農業項目開發之初,雖然也配套修築了一些道路,但當時資金並不寬裕,絕大多數資金都要用在山地整治、苗木栽培和田間管理等方麵,所以,那時隻修了通往鄉鎮的主乾道,通往各村和山區的道路,隻進行了擴寬,路基還是砂石和泥土,遇到雨雪天氣,道路仍然泥濘,出入還是不便。

第五個年頭,昌達集團的農業項目開始盈利,各個環節也運轉順暢,項目負責人徐建民向關雲天建議,是否每一年可以從盈利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用於修建通往核桃林區的道路。

“第一年盈利,有多少利潤?”關雲天向財務總監老丁詢問。

“淨利潤不到兩千萬。”

“如此說來,到核桃的高產穩產期,這個項目的利潤最多也就五千萬。”關雲天道。

“農業項目嘛,利潤也就百分之十到十五,每年四個億的產值,能做到五千萬利潤,咱們算是做得不錯的。”老丁道。

“要不說基本沒有幾家工業企業願意涉足農業項目呢,項目實施過程中涉及麵廣,耗費精力多,建設周期長,投資回收慢,搞不好甚至不掙錢,利潤又低,這些都是它的劣勢,唯一的優點恐怕在環保和安全方麵不用操心。”關雲天分析道。

葉佳怡接了過去,“哼,這要看涉及哪一部份,在栽培種植環節,可能沒有環保安監什麼事,到了農產品的後期深加工,照樣給你算作工業項目,環保安監的事一點也不少,由於涉及到食品安全衛生,這個環節又加進來食品安全監督、衛生、防疫、工商和質量監督等部門,其中任何一個部門的人員來企業檢查工作,你都得像大神一樣對待,稍有冷落,後果自負。”葉佳怡負責這方麵工作,近兩年來,她有太多的體會。

“是啊,農業項目涉及的麻煩事更多,職能部門的所有監管,企業都得無條件配合,沒辦法。”關雲天兩手一攤。

“關鍵是很

多部門的所謂監管,基本就是走過程,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技術手段,據我了解,質量監督部門絕大多數都是行政人員,連基本的質量檢測儀器都沒有,一個既無專業人員,又無儀器設備的部門,怎麼監督產品質量呢?他們往往從企業這裡得到數據,隻要不得罪他們,就在合格證上填入企業給出的數據。這樣的監督除了給企業增加麻煩和負擔,不知道有何意義?”

“如今項目總算盈利了,前兩年在一直虧損狀態下,佳怡提到的這些情況一直都存在,那才讓人心煩呢。徐總剛才提到往林區修路,那倒是可以,畢竟現在路不好走,遇到雨雪天氣,人員車輛進出都不方便,給運輸造成困難。你先讓有關部門測量一下,看看需要修多長距離,再讓基建科把預算做出來,然後再決定具體事宜。”

修路需要花錢,關雲天有必要跟各位董事會成員溝通,但董事們非常清楚,他們手裡的股權是關雲天贈送的乾股,所以,這件事在董事會討論的時候,肯定會獲得通過。

關雲天做事曆來願意為對方考慮,雖然股東們占的是乾股,在他看來,既然成立了董事會,就應該按照董事會的方式運作,也是出於對股東們的尊重,每當有大事,他都要召開董事會,跟大家通報情況,讓股東們充分發表意見。

基建科做完修路預算報告後,徐建民拿著報告來找關雲天,看到投資額度,關雲天還是有點吃驚,“需要花這麼多錢嗎?當初修建金寨鄉那條鄉村公路,才花了二百來萬,這次需要近七百萬,預算沒有問題吧?”

“基建科又不是頭一次做預算,集團公司這些基建項目不都是基建科預算的嗎?”老徐道。

“倒不是懷疑預算不準確,我是說那條公路才花了二百萬,這裡預算卻要七百萬,這可不是一筆小錢啊!”

“修那條路是幾年前的事,你得考慮那時物價是多少,現在物價又是多少?另外,那條路隻有十來公裡,通往林區的這些道路,得有將近二十公裡,我覺得預算比較合理。”老徐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