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舍命陪君子(2 / 2)

“剛才周縣長打電話,為了大力宣傳北部山區的脫貧致富工程,他的意思還是請你接受媒體的采訪報道。”

“劉縣長,你知道我曾多次拒絕媒體的宣傳報道,不想在媒體上拋頭露麵。”

“這個情況我知道,但這次跟以往不同,不僅是你願不願意接受采訪的事,還關係到縣裡對扶貧工作的宣傳,所以請你配合一下。你知道我對這些表麵上的東西也不看重,但出於某種目的或需要,有時候也得違心地做事。”看來,劉副縣長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關雲天既不想讓劉副縣長為難,但也確實不願接受采訪,“劉縣長,接受采訪非得我出麵嗎?是否可以找人代我接受采訪?保證說的比我好。”

“你是說讓昌達集團的其他人替你接受采訪?”

“我們集團的總經理葉總,是海歸MBA,曾經在世界五百強的陶氏化學做過高管,見多識廣,能說會道。北部山區農業項目的具體負責人徐總,也是昌達集團的行政總監,以前在國營大企業做了近十年的行政副廠長,見過很多大世麵,應對這樣的場麵輕而易舉。我覺得讓他們出麵接受采訪就很好。”關雲天道。

“我知道昌達集團藏龍臥虎,但畢竟你才是企業的最終決策人,你不出麵,媒體恐怕不會答應。”劉副縣長思索片刻,“要不你們三位共同出麵接受采訪,你覺得怎麼樣?”

關雲天不能再推辭了,否則就會讓劉副縣長非常為難,“劉縣長,我是舍命陪君子呀!好吧,讓他們兩位和我一起出麵,媒體有什麼問題,最好向他們兩位提問。”

一個星期後,在富源縣宣傳部門的安排下,昌達集團董事長關雲天,總經理葉佳怡和行政總監徐建民,接受了華源市及富源縣幾家主流媒體的聯合采訪。

采訪過程中,關雲天等三人自始至終強調縣委縣府在北部山區扶貧工作中的領導作用,這種態度在得到主流媒體肯定的同時,也讓媒體記者們意猶未儘,華源日報那位以問題尖銳,語言犀利著稱的年輕羙女記者舉手提問:“關總,還記得我嗎?三年前昌達集團因為被樹為全市的環境保護標杆企業,在記者會上咱們見過麵。”

“對不起,這位記者女士,我實在想不起來了。”

“關總貴人多忘事,這很正常,我是華源日報的時政記者,剛才你和貴公司的另外兩位老總,大談縣裡在北部山區扶貧開發過程中的領導作用,請問你們昌達集團的作用是什麼?”這位女記者果然直來直去,很有個性。

關雲天略一思忖,乾脆利落地答道:“昌達集團是北部山區農業開發項目的具體實施單位,我們的作用就是乾活。”

“關總,人們都說農業項目,特彆是這種具有扶貧性質的項目很難盈利,請問你們在這個項目上是掙了還是賠了?”這種事關企業隱私的問題都能提的出來,足見這位記者的口碑名不虛傳。

這樣的問題很難回答,如果你說項目賠錢,她接著就會問,賠本賺吆喝,你圖的是什麼?要是說項目賺錢,她又會說你在扶貧項目上掙錢,於心何忍?

其實記者會剛開始,關雲天就認出了這位美女記者,想起三年前那次記者見麵會,關雲天對她沒有太好的印象,今天又見麵了,關雲天故意裝作不認識她。

麵對這種八卦似的提問,關雲天反問道:“請問這位記者,你認為昌達集團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是應該賺錢還是應該賠錢?”

對方沒想到關雲天會反過來將她一軍,有點措手不及,漲紅著臉道:“關總,我怎麼知道昌達集團在項目實施中掙不掙錢?你要是覺得我的問題不好回答,你可以不回答。”

“記者女士,你的問題沒有什麼不好回答的,隻是涉及到企業隱私,我們不想回答。既然你對這方麵事情如此感興趣,那我可以告訴你,涉農項目確實很難盈利,這也是好多企業不願涉足的主要原因,但我們經過科學管理,精心組織,項目能夠做到微利經營,所獲利潤足可維持項目持續運轉下去。不知我的回答能否令你滿意?”

另一家媒體的記者提問:“我們知道昌達集團是一家從事傳統製造業的工業企業,你們當初決定涉足北部山區的扶貧開發,是受家國情懷所驅使嗎?關總這樣的年輕企業家,能有這樣的擔當精神,令人欽佩。”

關雲天靦腆地一笑,“謝謝你的抬舉,不怕你笑話,我的境界還沒那麼高,這件事跟家國情懷沾不上邊,要說擔當精神嘛,也許有一點,但那並不是決定我們涉足這一項目的根本原因。我喜歡實話實說,昌達集團接受北部山區的農業開發項目,初衷還是為了掙錢,我們是做企業經營的,不是慈善機構,追求利潤天經地義,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並沒有把企業盈利放在第一位,這一點,山區村民最有體會。”

。頂點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