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排他性囤地(1 / 2)

()看見八達輪胎公司的代表參與土地競拍,關雲天多出了一個想法,半年前,他們的王總想以原價購買昌達集團儲備的土地,當時沒有答應他,還讓老王很生氣,本來是關係不錯的朋友,因為那件事沒有如他所願,現在還斷了聯係,這回正好讓老王知道城市建設用地的價值。

不過,這件事讓關雲天也很疑惑,上次老王說他們公司準備自建住宅小區,要是僅僅建一處供自己單位職工居住的小區,也倒無所謂,如果八達公司並不像老王說的那樣隻是為單位職工解決住房問題,而是也要進入地產市場,關雲天是絕對不願看到那種情況出現的。

事實上,因為輪胎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已經比鼎盛時期下降了一半多,加之環保投入很大,老王確實想把觸角伸向其他領域,他聲稱的修建住宅小區,為單位職工解決住房問題隻是個幌子,老王的真實想法就是想涉足地產市場。

即使自建住宅小區,也要讓老王知道土地價格不菲,最終讓他知難而退。八達公司雖然也有一定的實力,但他們的主業隻有輪胎製造,跟昌達集團比起來,起碼要差一個檔次,關雲天相信老王不會在土地價格上跟昌達地產公司硬抗。

第四輪競價,昌達地產公司的代表把價格再往上增加了十萬,另一家企業表示不再跟隨,八達公司的代表到門外的走廊上打了個電話,回到座位後,舉起了跟隨的牌子。

主持人舉起拍賣錘,高聲說道:“現在還剩昌達地產跟八達公司參與競價,請問你們是繼續競價,還是雙方協商,以目前的價格共享土地資源?”

昌達地產豈肯跟八達公司共享土地資源?他們的目的是不想讓其他企業染指富源縣的房地產市場,關雲天示意昌達地產的代表再把價格往上漲五萬,八達公司的代表再次走到門外,看來又去打電話向他們的王總請示了。

果然,回到座位上,八達公司宣布不再跟進。

拍賣會主持人舉起拍賣錘,大聲宣布:“富源縣第一次土地拍賣會圓滿結束,經過五輪競價,昌達地產公司最終獲勝,他們拍得了本次掛拍的三宗土地。”

會場響起零落的掌聲,這樣的結果顯然令其他四家參拍企業很失望,尤其是八達輪胎公司,他們應該是有備而來,怎奈碰到昌達地產這個競爭者,說啥也要把他們拒之門外,隻能怨他們生不逢時了。

自此以後,通過林楠在國土局的同學透露出來的消息,隻要有建設用地拍賣,昌達地產從未落下,而且每次都誌在必得。

關雲天跟城建局主管規劃的杜副局長再次見麵時,他又向對方打聽城市規劃用地,杜副局長調侃道:“關總,縣城就這麼大個地方,城區以內,除了馬路、公園和現有建築物占據的地方,剩下土地都是你們昌達地產公司的了,如果還不滿足,那就等著城區往外擴展,下一步就要規劃城鄉結合部了。”

為了囤積這些土地,昌達集團也是花費了數十億資金,外人很不理解,有人發出疑問:昌達地產囤積這些土地,能掙出銀行利息嗎?

同樣的疑問,早在十來年

前就有人提出過,那時關雲天想涉足輪胎行業,正好趕上國際市場上天然橡膠價格處於多年以來的低位,經過分析判斷,他甚至推遲了邁入輪胎行業的步伐,果斷籌集資金,一舉囤積了五萬噸天然橡膠,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適時出手,淨掙一點三億。

眼下的情景似曾相識,縣城裡規劃用於建設的土地,幾乎被昌達地產公司通過競價的方式囤積起來,其他打算涉足地產開發的企業,隻能去城外發展了。

昌達地產開發的樓盤,一撞撞樓房的框架拔地而起,接下來要使用大量粉刷內外牆的輔助建材和門窗,在頭兩個樓盤,都是由一家名叫“綠源建材公司”的供應商供貨,據說這家公司是一個熟人介紹過來的。

隨著用量的不斷增加,昌達地產常務副總老薛建議,這些輔助材料和門窗應該通過招標采購,關雲天完全讚同老薛的建議,他還委托老薛全權負責輔助建材和門窗的招標事宜。

昌達地產公司組建了以薛建清為組長的建材采購招標小組,他們向多個建材生產和經營企業發出了投標通告,十餘家企業領取了標書,招標小組將開標時間定在半個月以後。

開標那天,十三家投標單位悉數到場,按收到標書的時間順序,從前往後逐個自我介紹,逐一評審。

經過六輪競標,隻剩下了三個單位,其中就包括以前的供貨商“綠源建材公司”,另外兩家分彆是一家本地企業和一家外地企業。

三家公司的資質都沒有問題,也都有給大型建築工程配套的經曆,根據招標小組的事先商定,並征得關雲天同意,在其他條件旗鼓相當的情況下,最後比較哪家供貨商的墊資能力。到了這個環節,綠源建材公司承諾墊資百分之三十,而另外兩家公司則答應墊資百分之六十。

按照這個條件,本輪投票結束後,這家綠源建材公司將不出意外地被淘汰出局。

投票結束,就在即將統計出結果之前,薛建清的電話響起了鈴聲,拿出翻開一看,屏幕上顯示的是一個半生不熟的電話號碼,“薛總嗎?你好啊!現在說話是否方便?”這聲音也介於陌生和熟悉之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