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律師一直是昌達集團的常年法律顧問,重組新銳藥業以後,他的律師團隊現在又成了昌達控股的法律顧問,葉佳怡把情況向趙律師做了說明,“那是原新銳藥業公司花錢購買的技術資料,屬於技術轉讓的一部分,我們希望把它要回來,哪怕是複印件也可以。”
“葉總,法律事務由我們負責,我馬上安排人手向對方發律師函,不過你最好讓新銳藥業把以前付款的發票或收據找出來,如果中醫研究所對我們的律師函置之不理,那就隻能采取法律行動,到時候技術轉讓的付款收據或發票就是證據。另外,讓新銳藥業公司把當時簽訂的技術轉讓合同或協議傳真過來,以備不時之需。”
葉佳怡把情況反饋給新銳藥業的李總,“這樣做的目的,完全是為了產品考慮,一旦藥品的療效得到確認,昌達控股將投入巨資進行廣告宣傳,如果市場前景不錯,還可以投資擴產。”葉佳怡解釋道。
“葉總,需要我們怎麼配合,請你儘管吩咐。”老李的確是個想乾事的人,隻要能將他們為之付出大量心血的藥品推向市場,他願意跟新公司的董事會無條件合作。
“請你們找出當時的技術轉讓協議,並傳真過來,另外,技術轉讓的付款收據或發票也要找出來,除了這些,其他事情由我們來處理。”
一個星期過去了,還沒有任何消息,葉佳怡向趙律師建議,讓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們派人專程去一趟中醫研究所,當麵跟對方交涉。
趙律師帶著一名助手親自前往中醫研究所,找到他們的對外合作部門,說明來意後,對方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昌達控股有點小題大做了,不就是臨床實驗資料嗎?怎麼還把律師派來了?這是想打官司呀!”
“不知你們收到我們發來的律師函沒有?我們過來核實一下,倒不一定非要打官司。”趙律師解釋道。
“律師函收到了,我們不明白對方為什麼要通過律師發函的方式索要那份技術文件?”看來中醫研究所有點多心了。
“據說新銳藥業的李總曾打電話向你們索要過,在沒有得到回應的情況下,才讓我們出麵。”
“我們聽說老李的新銳藥業公司被兼並重組了,他要這個乾什麼?”對方說出了沒有回應老李的原因。
“準確地說,不是老李索要這份文件,而是重組後的新公司需要這份技術資料,我們代表的就是昌達控股公司。”趙律師道。
“哎呀,過去了七八年的東西,現在找起來也是費勁。”對方開始耍賴了。
“省中醫研究所是一家非常正規的科研單位,我們相信這樣的技術文件一定有存檔,找起來應該不費事。沒關係,你們慢慢找,我們在附近找個賓館住下來,每天過來看看。”
聽趙律師這話,不帶走這份技術資料,他們就不會離開,這完全出乎中醫研究所對外技術合作部門工作人員的預料,看來要想糊弄過關,怕是沒那麼容易了。
其實事情相當簡單,正如葉佳怡猜測的那樣,臨床試驗資料就在技術檔案櫃裡,隻是因為辦事人員覺得無利可圖,又怕麻煩,就尋找各種原因,千方百計推脫,要是昌達控股公司給個十萬八萬,事情將迎刃而解。
但是,昌達控股公司不但分文不給,而且派律師上門索要,中醫研究所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再也推不掉了,第二天他們就找出臨床試驗報告,複印了一份,把趙律師和他的助手打發走了。
葉佳怡仔細研究了這份報告,又請教了有關專家,給出的意見是該中成藥組方合理,臨床實驗療效顯著,既然如此,她認為值得投資推廣。
聽了葉佳怡的彙報,關雲天說:“重組談判過程中,跟老李就是這麼商定的,隻要確認療效,就同意為產品做廣告宣傳,現在事實已經清楚,你看著辦就是了。”
新銳藥業分公司的廣告預算呈送到葉佳怡麵前,麵對這份兩千萬的預算報告,她有些犯難。說實話,對於這個預計年產值兩億,利潤不足三千萬的中成藥,一次投入兩千萬廣告費,她認為這預算做的實在有點大。
但是,預算報告特彆強調,隻要廣告宣傳到位,將來的市場規模可以翻番。
什麼叫到位?投入兩千萬做廣告就算到位了?葉佳怡覺得這裡麵包含著很多不確定因素,如果把預算報告提交到董事會討論,兩千萬的廣告預算絕對無法通過。
不過,老李對新銳藥業原來的產品很有信心,如果在這個問題上卡他一下,將來產品做不好,他會把責任推給彆人。要不就隨他的願,同意他們的廣告預算,做好了,那是分內之事,做不好,可就怨不得彆人了。
(本章完)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