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兩三個樓盤做完以後,昌達地產公司在縣城的業務已經不多了,毫無疑問,下一步的重點自然要轉移到華源市裡。但是,要不要將昌達地產公司完全撤出縣城?這讓關雲天有些猶豫。
畢竟,這裡是昌達地產公司的發源地,而且這幾年縣域經濟發展速度也很迅猛,縣城常住人口在不斷增加。考慮到這些因素,在跟老薛商量以後,關雲天決定在華源市設立正規的昌達地產公司辦事處。
業務方麵,如果縣城有合適的建設用地,仍然需要進行土地儲備,至於新樓盤的開發,則要根據常住人口的增加情況而定。
市裡的第一個開發項目已經完工,在沈悅虹的精心策劃下,得益於昌達地產在舊城改造中的良好聲譽和口碑,樓盤銷售異常火爆,購房者淩晨三四點就在售樓中心外麵排起了長隊。
跟華源市本地開發商比較起來,昌達地產公司開發的樓盤,不追求太高的容積率,小區綠化麵積充足,休閒設施齊全,物業管理規範,更為主要的是,樓房建設質量優良,從不偷工減料,鋼筋、水泥和砂石等建材,完全符合設計要求,就連素不相識的建築質量監管部門也挑不出毛病,這在本地開發商中難得一見。
這樣做的結果,即使昌達地產開發的樓房售價並不便宜,但利潤卻隻有中等水平,財務部門把核算情況向關雲天彙報後,他點點頭,隻說了三個字,“知道了。”
什麼叫有良心的企業?無論做製造業,還是做房地產開發,關雲天的原則永遠是首先把事情做好,至於利潤,凡是做企業的,沒有不想掙錢的,關雲天當然也不例外,但他認為那應該放在第二位,他看來,即使想追求較高利潤,也隻能通過科學管理,以降低成本的手段來實現,而不是搞歪門邪道。
隨著在華源市的第二個項目開工,昌達地產在市裡的土地儲備已經枯竭,如
(本章未完,請翻頁)
果不抓緊時間買地,在市裡的業務將難以為繼。
關雲天再次撥通了何副市長的電話,“領導,華源市有多長時間沒有舉行土地拍賣了?看來市裡財政不缺錢啊!”何副市長主管財稅和土地資源,關雲天跟他交往兩三年了,相互已經非常熟悉,說話比較隨便。
“你問這個乾什麼?難道昌達地產想買地?”
“正是。我們參與的舊城改造項目完成以後,縣城的樓盤也收尾了,就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市裡,第一個項目已經基本銷售完畢,現在開始建設第二個項目了。如果得不到土地儲備,昌達地產公司在市裡的業務將難以為繼。”關雲天道。
“你倒提醒我了,自從前年下半年你們參與那次土地拍賣會以後,去年整整一年,華源市也沒舉行過一次土地掛拍。好,我這就跟國土資源局聯係,看看他們手裡有沒有資源。”
一個地級市,去年除了舊城改造,整整一年也沒有新的土地資源投放市場,對於一個常住人口近百萬的城市來說,渴望資源的地產開發企業絕不僅僅是昌達地產公司一家。
何副市長從土地部門了解到,現在不缺建設用地資源,隻等市裡開口,隨時可以舉行土地競拍。
“還等什麼?去年一年也沒舉行土地掛拍,地產開發公司都在渴望得到土地資源,華源市有好幾家開發商,這回投放的資源最好多一點。”
關雲天首先從何副市長那裡得到了消息,第二天又收到來自國土局土地資源拍賣辦公室的通知,邀請昌達地產公司於一星期後,參與土地拍賣會。
這次拍賣會,國土局投放了七宗土地,近一千五百畝資源,昌達地產公司組成了以關雲天和薛建清為正副組長的競拍小組,一共有八家大大小小的地產開發企業參與了競拍。
昌達地產公司以昌達集團為後盾,前段時間因為成功借殼上市,昌達控股通過定向增發,融資近二十億,所以,昌達地產現在資金寬裕,這次參與土地競拍,關雲天的目標是拍得兩宗土地。
如果以昌達地產的資金實力,完全可以拍得更多宗土地作為企業的資源儲備,但整整一年多沒能得到土地資源的各家開發商,同樣渴望得到土地資源,將心比心,即使有那個實力,關雲天認為做事也不能太過分。
根據了解到的情況,關雲天跟老薛認為,第三和第六宗土地,是他們競拍的目標。
拍賣開始後,因為第一二宗土地不在昌達地產公司的考慮範圍之內,關雲天指示昌達地產的代表乾脆直接棄權,不湊熱鬨。
輪到第三宗土地,參與競拍的有七家地產公司,看來,大家都認為這塊地不錯,畢竟好的東西總是容易得到追捧。
拍賣師宣布:“第三宗土地,起拍價每畝三十萬!”
七家公司的代表全部跟隨。
為了節省時間,拍賣師要求從第二輪開始競價,“我們出價三十五萬。”有企業代表率先報價。
沒等拍賣師說話,其餘六家齊刷刷全部跟隨。
“我們出價四十萬。”另一家企業代表報價道。
“四十萬一次,大家是否跟隨?”拍賣師舉起了拍賣錘。
“我們出價五十萬!”
“五十萬一次,是否跟隨?”拍賣師再次問道。
(本章完)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