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那片土地怎麼了?其中有你們家的地?”
“不不不,我不關心那片土地。我們老家原來在村裡確實有地,但那都是多年前的事了,二十年前跟隨我大哥舉家去了外省,自那以後就不種地了,到了九十年代,村裡調整土地時,我們把所有承包地全部交了出去。”楊文健道。
“哦,那楊經理打聽那片土地的意思......?”老薛用不解的目光看著對方。
“因為那片地裡有我家的祖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祖父母相繼去世,就把他們埋在剛剛承包的地裡。”
“你們家的承包地,正好就在我們公司購買的那片土地裡嗎?”老薛預感到有什麼事情將要發生。
“一點不假,到了九十年代,雖然把家裡的承包地交出去了,但祖墳卻留在了原地。”
“楊經理,說到這件事,我們還真是很重視,昌達地產公司辦完土地手續後,為了慎重起見,我們在當地媒體上做了告示,而且征地部門按照民政部的政策規定,還給了有關家庭每家一筆數額不小的遷墳補償。到了最後,對於確實沒人認領的墳頭,我們昌達地產公司也沒有隨便處置,而是花錢在外麵找了地方,將它們集中遷了出去。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公司應該是做到了仁至義儘。”具有多年行政工作經驗的老薛,把事情經過說的一清二楚。
“薛總,你們在本地媒體做公告,我們在外地也看不到呀!”
“這......,”老薛被對方的話噎了一下,“楊經理,為了這麼點事,昌達地產也不可能在全國性媒體做告示呀!你家在村裡就沒有人了嗎?那些親戚朋友呢,他們也沒通知你們一聲?”
“我們就兄弟倆,大哥楊文強在外地站住腳跟以後,我就跟著過去了,又過了五六年,我們把兩個家庭和父母全都接過去了,親戚朋友可能也沒人關心這件事,我還是這次出差從華源市路過,昨天回村裡走了一趟,聽彆說起來才知道的。”楊文健道。
“你看這事兒弄的,我們真的一直都很重視這件事,絕對不是故意對誰不敬。”薛建清也覺得很遺憾。
“既然已經這樣的,我無話可說,不過我認為你們公司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還是有些草率和不妥。”
畢竟把人家祖墳給刨了,老薛理解楊文健此時的心情,雖然他根本不讚同楊文健的說法,但他並沒有反駁,就當讓對方發泄一通算了。
“可是楊經理,我們確實不是故意的,不知者不為怪嘛,希望你能理解。”老薛道。
“告辭!”楊文健站起身來,甚至沒有跟薛建清握彆,便拂袖而去,臉上帶著明顯的怒氣。
出於理解對方心情
的原因,薛建清對楊文健這種無禮之舉並未在意,他尷尬地笑了笑,目送對方的背影,搖了搖頭。
大約過了一個星期,薛建清正在辦公室處理公務,傳達室工作人員給他送來一份郵件,一看寄件人是當地人民法院,他趕忙拆開一看,是一張法院傳票,原來,昌達地產公司被人告上法庭了,法院要求其法人代表去法庭應訴。
由於昌達地產公司法人代表是關雲天,老薛一刻也不敢耽擱,他馬上把情況向關雲天作了通報。
因為昌達集團聘有常年法律顧問,關雲天知道情況後,並未有絲毫的慌亂,他抓起麵前的電話,“趙律師嗎?你好!現在有件事需要你的幫助,昌達地產公司剛剛被人告上了法庭,你們派人去一趟華源市新城區法院,了解一下案情,順便去我們在華源市的辦事處,找薛總,把法院傳票拿回來。”
經過趙律師去法院接洽查詢,得知原告是楊文強和楊文健兄弟倆,被記告當然是昌達地產公司,起訴內容隻有一項,即未經原告同意,被告擅自遷移原告家的祖墳。訴求內容:判賠原告精神撫慰金一百萬元,並在華源市主要媒體刊登廣告一個星期,向原告賠禮道歉,最後,指明原告家的祖墳被遷往的地點和準確位置。
不知不覺中,昌達地產公司成了被告!
原來,楊文健從老薛辦公室出來以後,他回到入住的賓館,當即給他大哥楊文強打電話,說占地企業未經允許,就把他家的祖墳給遷走了。
楊文強知道這件事以後,非常惱火,馬上決定起訴昌達地產公司,於是,楊文健當天便在華源市找了一家律師事務所,並提前給足了代理費和訴訟費,全權委托律所辦理此事。
除了三年前昌達物業公司作為原告,訴部分業主拖欠物業費,跟彆人打過一次官司,這麼多年來,整個昌達集團還從來沒有與人對簿過公堂,作為被告更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老薛表示自責,他認為自己沒把事情辦好。
關雲天清楚其中的原因,他寬慰道:“跟你一點關係也沒有,很明顯,這又是上門找事的。你用不著自責,也彆著急,先弄清楚對方什麼來頭。”
“具體情況還不清楚,從根對方有限的交談中,隻知道這兄弟倆二十多年前是城南村的人,據說後來舉家去了外地。”
“你讓咱們的律師先調查一下對方的背景再說。”關雲天不慌不忙,對此非常冷靜。
經過一番調查,趙律師和他的助手了解到,楊家老大楊文強,七十年代末曾有過短暫的服役經曆,複員後在八十年代中期,因為與人鬥毆,打斷對方的胳膊後逃逸,被公安機關通緝,他丟下妻兒,一口氣跑到省外,投奔他一個當年關係不錯的戰友,先在那裡打工混溫飽,一年多時間,他發現了商機,開始做小生意,經過三四年打拚,生意有了一定的規模。
那次鬥毆事件,對方傷得並不重,隻屬於一次不大的刑事案件,過了追訴期,就沒人再追究了。眼看自己生意越做越大,楊文強往老家打電話,讓他兄弟楊文健去幫他。兄弟倆也許鴻運當頭,正趕上九十年代初那段千載難逢的創業黃金時期,僅僅兩三年的功夫,他們的生意就頗具規模了。
隨後,楊氏兄弟在當地購房置物,把他們的家人和父母全部接了過去,自那以後,他們跟老家這邊基本斷絕了聯係。據知情人透露,兄弟倆現在的資產大概有五六個億。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