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連昌達控股的股東代表都不是,說實話,這件事本來跟我無關,但是我知道了這個消息,就不能袖手旁觀。我做了個初步分析,按照新政策,如果到了最後期限關停自備電廠,昌達控股公司可能一分錢補貼都得不到。”關雲天道。
“要是現在馬上關停呢?”監事長老李問道。
“還可以得到一半補貼,根據電廠當年的投資額度,算下來應該補貼三千萬左右。”
“那就馬上停掉自備電廠,趕快申請政府補貼。”老段當即表態。
“段總,電廠早晚要關停,但也不必操之過急,上麵要求咱們在一個星期之內做出答複就可以,所以,對這件事應該通過分析,權衡利弊,再做決定。”關雲天道。
“關總,你認為應該如何權衡這件事的利弊呢?”老李比老段理智多了。
“提前一年關閉電廠,得到的收益是三千萬。如果不要補貼,自備電廠再堅持生產一年,又能收益多少?我認為應該主要從這方麵權衡。另外,不要光算進項,電廠關閉後,員工善後需要的支出,也應該考慮進去。還有,沒有了自備電廠,昌達控股其他項目的用電問題,特彆是輪胎項目消耗大量電力,到時候需要跟供電部門協調,這些成本都不能忽略。”關雲天提醒道。
“段總,自備電廠一年的產值利潤是多少?員工工資和福利支出又是多少?咱們不能隻看見三千萬的政府補貼,這三千萬用來給職工發工資,再加上福利支出,還能剩多少?用這個數據跟自備電廠每年的淨利潤相比,就能做出大致判斷。”老李說道。
“具體數據需要通過財務核算才能知道,剛才把財務總監叫來好了。”老段對公司財務數據一般不感興趣。
“財務核算可以過後讓財務部門去做,還有一個問題,如果馬上關閉自備電廠,近千名員工怎麼辦?我記得原計劃是到了最後期限以後,李總他們的中成藥擴產項目也已建成,正好讓電廠絕大部分職工進入新銳藥業。現在新銳藥業擴產項目還在施工期間,不能接納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些員工。”關雲天提到的這個問題,跟經濟效益無關,但關係到近千名職工的就業問題。
三個人都在提出問題,卻沒有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場麵一度陷入沉寂。對於這件事,關雲天隻是半個參與者,為了避免老段產生不必要的聯想,有些話關雲天不便說的過於直白,如果是昌達集團的事,關雲天用不著這麼舉棋不定。
過了一陣,老李說道:“關總,要是綜合考慮,這三千萬補貼沒有多大意思,我認為對昌達控股是弊大於利。”
“何以見得?你怎麼覺得弊大於利?”老段巴不得馬上關閉電廠,把三千萬政府補貼拿到手。
“如果馬上關閉電廠,上千職工這一年就要處於待崗狀態,你得給他們發工資吧?即使按全額工資百分之六七十的比例發放,每人一年也得兩萬多,這三千萬補貼用來發了工資以後,恐怕就所剩無幾了。反之,要是繼續生產一年,產值不說,扣除人員工資,管理費,福利支出,設備折舊,各種稅費等等成本構成事項,每年總還有些利潤。昌達控股是上市公司,為了全體股東的利益,我認為應該放棄補貼,繼續生產。”老李分析道。
“關總的意見呢?”老段問道。
“我隻是半個參與者,實際上沒有資格提什麼意見或建議,不過我覺得李總分析的很有道理,電廠繼續運行一年,除去各種成本,起碼有些利潤。但三千萬補貼,用來發了工資,可能剩不下什麼錢了,要是還想做其他事情,也許就要出現虧損。”關雲天道。
老段沒把監事長老李的話當回事兒,但他非常重視關雲天的意見,聽對方這麼一說,老段道:“咱們一共三個人,既然你們兩記位都認為要補貼弊多利少,那就放棄補貼,繼續生產一年。”
“主要還是你們兩位昌達控股公司的掌門人,你們的意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們一致決定放棄補貼,我就跟上麵如實彙報,自備電廠繼續生產一年,昌達控股充分利用最後一年的緩衝期,把替代自備電廠的新銳藥業擴建項目儘快建成。”關雲天道。
“說到新銳藥業擴產項目,我們那裡其實已經完成工程的一多半了,關總,昌達集團配套的中草藥種植項目,進展到什麼程度了?”老李作為中成藥項目負責人,他一直關注原料配套事宜。
“據了解,進展還算順利,隻是中途增加了一個滴灌分項目,不僅多出了一大塊投資,還讓工期後延,經過努力,現在已經進入收尾階段,明年開春即可進行中草藥種植。”
“增加了滴灌係統?喲,你們這套種植技術現代化水平很高嘛!有時間去現場開開眼界。”老李對新技術很感興趣。
“沒辦法,為了保證對新銳藥業的原料供應,我們不敢懈怠,即使投資超出預算一大塊,我們也認了。另外,歡迎你們隨時來昌達集團指導工作。”
其實,因為處理其他事務,關雲天也不知道中草藥項目現在進展到何種程度了。
(本章完)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