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有益的探討(1 / 2)

() 豐源化工以生產西藥原料藥為主業,他們的主要客戶是各大製藥廠,因為經常跟製藥企業打交道,對製藥行業有較多的了解,借此機會,關雲天想跟老陳探討一些製藥行業的問題。

“陳總,你們是生產原料藥的單位,為什麼不能直接進入藥品市場呢?而那些不能生產原料藥的企業,卻有進入市場的許可證?”關雲天對這件事一直很好奇。

在上午商談gmp車間資產整合過程中,老陳認為關雲天辦事公道,覺得他是個實在人,所以,也很願意跟關雲天進行交流。“關總,這個行業有個一般規律,那就是生產原料藥而不生產藥品,或生產藥品而不生產原料藥的企業,都是因為企業實力不太強,比如說我們豐源化工和已經破產的天源公司,就屬於這種情況。那些特大型製藥企業就不一樣了,人家是原料藥和藥品同時生產。”老陳解釋道。

“你說的企業實力指哪方麵?”關雲天道。

“當然是指企業的綜合實力,不過經濟實力最為重要,企業的經濟實力強大,其他方麵自然就好辦了。製藥業本身就是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資金是根本保證,但技術太重要了,除此之外,營銷、公關、廣告策劃等等等等,也都缺一不可。豐源化工除了有點技術基礎,其他方麵跟天源公司一樣,都不具備條件,所以,這些年來一直不敢貿然進入藥品市場,隻能做原料藥的合成。”

“陳總,在你看來,做原料藥跟做藥品有多大的不同呢?”

“兩者的側重點不一樣,合成原料藥,技術難度較大,但麵對的市場相對簡單,對企業管理的要求也不算太高。做藥品的技術難度沒有做合成那麼大,不過藥品畢竟直接麵對廣大患者,執行的技術標準要高得多,也更加嚴格,所以,對企業管理的要求就更高了,另外,藥品更加注重市場營銷、公關策劃和廣告宣傳,這些環節沒有資金的大力支持,是不可想象的。”老陳道。

關雲天對藥品營銷推廣的重要性是有體會的,想當初在借殼上市時,重組的新銳藥業公司,就是因為沒有資金做公關策劃和廣告宣傳,他們的中成藥遲遲打不開市場,才導致上市公司新銳藥業連續多年業績萎縮,最終被戴上st帽子。新銳藥業被昌達集團重組後,新公司注入大筆資金進行廣告宣傳,後來的新銳藥業發展得越來越好,現在的規模已經是當年的四五倍。

“顯然,一個企業既能合成原料藥,又能加工藥品製劑,對降低成本是大有益處的。”關雲天道。

“沒錯,省卻了中間流通環節,肯定有利於降低藥品成本。”

“做原料藥的合成,雖然技術難度很大,但國內缺乏這方麵人才嗎?”關雲天道。

老陳旁邊的豐源化工總工程師插話道:“藥物合成的技術人才並不缺乏,但這個行業現在的門檻抬高了,涉及到的問題和部門很多,要想進入並不容易。”

提到化學合成和生物製藥,關雲天略知皮毛,“你是說藥物合成涉及到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吧?”

“是的,現在卡的很嚴,我們豐源化工的生產許可證辦的很早,要是現在申辦許可證,在安全生產監督和環保部門就很難得到批

準。”

“是啊,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無論生物發酵還是化學合成,還都歸類於傳統產業範疇,對於傳統製造業,監管部門隨時都睜大眼睛盯著不放。”提起安全生產監督和環境保護兩個職能部門,關雲天的印象太深刻了!正是因為監管越來越嚴,他才決定將昌達集團本來經營得非常不錯的傳統製造業板塊打包上市,采用金蟬脫殼之計,將其剝離出去。

“關總,莫非你們昌達集團想介入藥物合成行業?”老陳機警地問道。

“我還真有這個想法,但是,一想到這種傳統產業麵臨著嚴酷的外部環境,我還是打消了這樣的念頭,昌達集團好不容易脫離了傳統產業,已經兩三年不跟有關監管部門打交道了,我們沒有必要再去招惹那些麻煩。”

“可不是嘛,即使豐源化工有生產許可證,在監管部門麵前,我們也是低人一等,就好像做錯了事的孩子,隨時準備接受老師或家長的處罰。改行不容易,否則我們早就改行了。有時我在想,既然監管部門把傳統產業視為威脅,要是全社會同時沒有了這些產業,情況會怎樣?”老陳發著牢騷,似乎也有一肚子苦水。

“傳統產業之於全社會,就像五穀雜糧之於全人類,沒有傳統產業的支撐,人類社會將無法生存下去。但是,傳統產業受到的監管卻是最嚴厲的,這就是現實的無奈。”關雲天道。

“關總,既然你們打算將gmp車間利用起來,又不想跟監管部門過多地打交道,看來就得選擇生產成藥,不知將來想做哪種藥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