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了,他說在工業設備上做出合格產品,還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老陳道。
“怎麼還需要一個星期?這件事情很難嗎?”
“據說因為工藝條件的改變,需要對某些設備和管路進行個彆調整,這就需要三天時間,加上從投料到出產品,本身就需要兩到三天,加在一起不就是五六天了嗎?他說一個星期,估計也是為了留有餘地。”
“嗯----,”關雲天感到很無奈,但這是人家企業的事,即使他想幫忙,也使不上勁,“好吧,希望你們抓緊時間,咱們之間保持聯係。”
跟老陳通完電話,關雲天告訴葉佳怡,把製藥廠的放假時間再延長三天。
昌達集團從建廠至今的近二十年間,除了節假日,從來沒有因為企業經營管理不善,給職工放過假。關雲天也在反思,當時匆忙接手天源公司製藥廠,是不是決策失誤?但是仔細想想,麵對天源公司的破產,最無助最無辜的,就是他們的債務擔保人。
天源公司一破了之,通過企業破產,卸下了包袱,落得個渾身輕鬆。作為債權人,雖然無法避免部分損失,卻可以通過法律手段儘量追討債務。隻有擔保人最為被動,兩頭受氣,要不是關雲天的精心運作,就隻能從昌達集團拿出七個億的真金白銀,乖乖替天源公司還債,通過運作,昌達集團最終得到了製藥廠的大部分資產。
關雲天打算利用製藥廠的資產,重新恢複藥品生產,無論從哪個角度衡量,這項決策都沒有錯,而且屬於差中選優的方案,能最大限度地為昌達集團挽回損失。
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這些具體問題,並不影響方案有利的一麵,說實話,即使豐源化工不能在一個星期之內提供質量合格的原料藥,大不了把製藥廠的放假時間再延長一些,那麼大的天源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公司都破產了,給職工放假還算得上什麼醜聞嗎?
話雖如此,誰不想事情順利一些呢?這期間關雲天三天兩頭就給老陳打電話,隨時了解豐源化工的工作進展。
第六天上午,關雲天再次撥通了老陳的電話,“陳總,車間投料生產還順利嗎?”即使對於昌達集團自己的項目,關雲天的關心程度也不過如此了。
“還可以,前天投料,昨天晚上出來產品,化驗室剛把檢測結果送過來。”老陳昨天晚上也在車間陪到很晚才回家。
“哦,檢測結果是多少?”這才是關雲天最關心的事情。
“跟上次送到你們那裡的樣品含量差不多,三次檢測結果,都在百分之九十九點五左右,還要不要先把樣品送過去,在你們那裡檢測後再說?”
“這個,”為了穩妥,關雲天還是想先做檢測,再決定下一步怎麼做,但又不好麻煩老陳,於是說道:“我派人開車過去取樣,來回四五個小時也差不多。”
“我們還派化驗員跟著過去嗎?”
“你看著辦,如果願意派人,可以跟著我們的車過來。”
關雲天當即指派兩名司機,開車去豐源化工公司取樣,下午下班前,便回到了昌達製藥廠。白科長在化驗室早已做好了檢測準備,樣品送到後,下午六點以前,白科長做出了檢測結果,“關總葉總,這次的樣品含量是百分之九十七點九。”白科長趕忙向兩位領導彙報。
“九十七點九?為了穩妥,你再重複一邊。”葉佳怡吩咐道。
不久,白科長做完了第二次檢測,結果跟第一次基本一樣,都很接近九十八,但都不到百分之九十八。
對於這樣一個結果,關雲天跟葉佳怡麵麵相覷,“這樣的原料藥能用嗎?”關雲天頗感為難。
“雖然隻差了不到百分之零點一,嚴格說來,這樣的原料藥也是不合格的,但凡事都要講究個國情,事實上,在幾乎所有行業,國內標準卡的都不是很嚴,就說原裝進口藥品跟國產藥品之間的差彆吧,實際上,隻要是同一種藥品,其有效成分是完全一樣的,但為什麼有些藥品的療效就要差一些?主要原因就在於原料藥的含量和雜質成分不一樣。”葉佳怡早年供職的那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就生產某幾種原料藥,所以她對其中的環節有所了解。
“你的意思,豐源化工這原料藥可以用?”
“不行的話,讓生產部門稍微調整一下投料配方,就算可以用吧,但你要跟對方強調,今後供應的原料藥,應該達到供貨合同規定的質量標準。”葉佳怡道。
“這個沒問題,如此說來,我讓老陳往這邊送貨,你可以通知職工後天回來上班了。”
當天晚上,關雲天跟老陳通了電話,先向對方通報了檢測結果,老陳聽後有點懷疑:“差零點一才到百分之九十八?怎麼就差這麼一點?”
關雲天聽出了對方的意思,他反問道:“難道你希望差得很多嗎?”
“那倒不是。隻不過在我們的化驗室,兩次檢測結果都是九十九點五左右,到了你們那裡,怎麼就不一樣呢?”
“陳總,你是在懷疑什麼嗎?如果有疑問,明天上班就把檢測原始記錄和譜圖給你傳過去,你們自己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