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誰也不傻(2 / 2)

“許總,跟乘勝汽車公司做配套的企業,大大小小應該不下幾十家吧?除了昌達集團,不知還有哪家合作夥伴像我們這樣體諒你們的難處?你所說的誠意,我們已經儘力而為了,當我們有求於你的時候,你可沒有這麼慷慨哦!”

葉佳怡的話顯然有所指,因為她主管昌達集團的汽車零配件項目,當初為了進入乘勝汽車公司供應鏈,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那時老許是乘勝汽車公司主管生產的副總,葉佳怡想請他說句公道話都很難。

舊事重提,葉佳怡倒不是為了報複老許,她隻想表達一個意思,無論企業與企業之間,還是人與人之間打交道,都不能隻考慮自己的利益。

老許對自己曾經做過的事心知肚明,“但昌達汽配公司最終不還是進入我們的供應鏈了嗎?後來還成了乘勝汽車公司刹車片的唯一供應商。”

“是的,但那是我們通過降價和延期一個月結算貨款等舉措贏得的,這兩項措施為乘勝汽車公司讓利不少,這一點誰都清楚。”葉佳怡道。

“許總,跟昌達集團打交道,不僅你們沒有吃過虧,其他企業也從來沒有被欺騙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合作夥伴,我們已經儘力了,對葉總提出的結算方案,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關雲天道。

即使老許還有過分要求,但葉佳怡重提舊事,讓他把想說的話咽了回去,“行啦,貨款結算方式就這樣吧,不過,昌達牌蓄電池的價格,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哦,價格怎麼啦?不是在投標會上已經明確了嗎?”關雲天不解地看著對方。

“投標會並沒有完全明確下來,當時評審小組對情況並不是非常清楚,事後,我們對國內外同類產品進行了詳細了解,覺得你們的產品定價還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偏高。”老許道。

“問題是我們給出的產品價格也不是無中生有啊!除了我們自己的成本核算,同時也進行了大量的調查了解,難道出入還很大嗎?”葉佳怡也很納悶。

“價格出入倒不是很大,但昌達牌蓄電池畢竟還沒定型,所以,即使實測性能不錯,也不可能跟國外那些名牌電池相比。”

“問題是我們的價格隻是在國產蓄電池中稍微偏高一點,跟國外那些品牌蓄電池的價格相比,昌達牌蓄電池標價已經低了百分之二十,許總,你還想讓我們低到哪裡去?”葉佳怡道。

“對呀,你自己也承認比國內同類產品稍高一點,我看你們乾脆把稍高那一點降下來吧。”

“說都知道優質優價,昌達牌蓄電池的性能比同類產品優異,我們為什麼不能把價格定得稍高一點?”

“葉總,我不是說了嘛,你們這是工業化試驗樣品,將來大規模生產出來的蓄電池,性能究竟怎麼樣,現在還不知道呢。”

關雲天接了過去,“那好,咱們在合同上注明,如果將來供應乘勝汽車公司的蓄電池,各項性能跟實測樣品有差距,就降價至國內同類產品的價格,要是電池性能沒啥差彆,就按競標價格執行。許總,這樣總可以了吧?”

“這,”老許終於無話可說了。

直到當天下午三點多,合同細節總算全部敲定下來,下班前,雙方完成了蓄電池供貨合同的簽署。

第二天上午,送走了老許一行,葉佳怡召集童偉到關雲天辦公室開會,她介紹了昌達牌蓄電池的投標結果,還有跟乘勝汽車公司電動汽車項目的合作情況,“供貨合同已經簽了,接下來要抓緊時間準備生產車間的建設。”葉佳怡道。

“童博士,在我們跟乘勝汽車公司有關領導和專家談判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到發展新能源汽車麵臨的一些障礙,當然,這些情況咱們以前也探討過,不過下一步就要真正麵對了。我的意思,在設計和籌建生產車間的同時,咱們是不是應該考慮,高能蓄電池除了作為電動汽車動力係統以外的其他用途?”關雲天道。

“現在看來,難道業內專家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也不看好嗎?”自己開發的這種高能蓄電池,在電動汽車上還沒得到實際應用,就要考慮其他用途,童偉心裡不免產生疑惑。

“正好相反,業內專家非常看好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隻是對近中期的現狀感到沮喪,技術障礙倒好辦,早晚會得到圓滿解決,關鍵是產業鏈的肘製,這才是短期內誰也無法克服的難題。”關雲天解釋道。

“也就是說,因為這些原因,在可預見的未來,新能源汽車在短期內很難得到大力發展。”

“所以,除了進一步提高蓄電池的各項性能,還要重視其他用途的開發,否則,生產線投產之日,便是產能過剩之時。”

葉佳怡分管高能蓄電池項目,自從前幾天聽了老許關於行業發展的分析,她就在做另外的打算,“總體來說,高能蓄電池應用前景廣闊,雖然新能源汽車短期內不可能得到大力發展,但中遠期前景非常好。為了應對短期困局,我有個打算,隻要做好以下幾方麵工作,不僅能夠克服開始階段的困難,也能避免出現產能過剩的局麵。”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