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太對了!在我們這個行業,就說這新能源汽車,你不重視它,但它是今後的發展方向,誰知道多少年後,突然一個政策下來,一夜之間就削減傳統燃油汽車的產量,到時候弄個措手不及,企業分分鐘陷入被動。重視它,不僅需要花錢投資,還需大量燒錢,卻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得不到回報,項目麵臨不斷虧損的局麵,有時候讓人感到特彆沮喪。”老周情緒低落地說。
“是啊,做企業都要有一顆大心臟。呃,周總,請問你們天成汽車公司的電動汽車項目,現在進展到什麼程度了?”談了這麼一陣,關雲天覺得應該把話題引入正軌了。
“電動汽車項目?沈總在電話裡跟我大致說了一下,你們這次來,就是為了這件事吧?”
關雲天點了點頭,“一方麵為了結識新朋友,另外,也確實對你們的電動汽車項目很感興趣。”
“據我所知,電動汽車項目已經完成了設計,目前正在進行某些試驗。”
葉佳怡插話道:“周總,請問你們的電動汽車項目離整車試驗還差多遠?”
“這個嘛,我還真不是很清楚,要不這樣吧,我把主管技術的副總和主持電動汽車項目的負責人叫過來,咱們到接待室進一步洽談。”
“那太好了!”
老周起身走到辦公桌前,打了兩個電話,他讓對方馬上去接待室開會,然後轉過身來朝客人們說:“咱們去接待室。”
在同一樓層,出了老周辦公室,往左走三四十米就到了接待室門口,老周在頭前,他推門進去,打開燈,先安排三位客人在靠裡的一排單人沙發就座,又吩咐工組人員準備了茶水和一些水
(本章未完,請翻頁)
果,然後,他在關雲天對麵的沙發坐了下來,不多時,一前一後 進來兩位年紀在四五十歲的男士。
“你們倆先坐下,我再介紹。我對麵這位先生,是昌達集團董事長關總,那兩位女士,分彆是昌達集團總經理葉總和銷售總監沈總。三位老總,我旁邊這位,是我們天成汽車公司主管技術的邱總,隔著那位是電動汽車的項目負責人,也是我們的總工程師溫總。”老周逐一介紹道。
三位客人起身跟兩位技術主管一一握手。
重新坐下後,葉佳怡首先問道:“邱總溫總,我們想了解一下咱們天成汽車公司電動汽車項目的進展情況,請問這個項目現在進展到什麼程度了?離整車試驗大約還有多長時間?”
老邱看了看旁邊的溫總,“這方麵情況你比我更清楚,還是你說吧。”
老溫正了正身子,“我們的電動汽車項目半年前才完成設計,前段時間進行了一些試驗,整車構架正在做裝配布局,大概下個月,就能把樣車搞出來。至於整車試驗,恐怕要在一個月以後。”
“請問三位老總,在整車試驗之前,你們電動汽車的動力配套係統確定了嗎?”葉佳怡道。
民營企業跟國企就是不一樣,在天成汽車公司,董事長老周跟乘勝汽車公司的一把手老許不同,看起來他就不管這樣的事,對電動汽車項目的蓄電池配套問題,老周好像根本就沒在意,還是老溫答道:“電動汽車配套的動力裝置,現在還沒提上考慮日程,不過此前倒是跟兩三家蓄電池生產商聯係過,到時候就用他們的產品。”
“汪總,你們打算用什麼辦法最終確定哪一家的蓄電池為你們配套呢?還要不要在整車試驗中對蓄電池性能進行實測?”
“當然要用招標的方式確定蓄電池供應商。對蓄電池還要不要進行實測?這個問題,說實話,還沒考慮過呢,邱總,你覺得還有必要實測嗎?”老汪扭頭看向旁邊的老邱。
不得不說,在做事的嚴謹性方麵,眼前的天成汽車公司跟乘勝汽車公司比起來,還差了一些,作為動力係統的蓄電池,在整個電動汽車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老汪作為項目負責人,競對這麼重要的配套裝置不加重視,甚至認為至關重要的蓄電池性能實測可有可無,這讓葉佳怡覺得不可思議。
老邱作為全公司負責技術的副總經理,他的主要精力在生產部門,對於新產品開發,基本無暇顧及,“究竟要不要對蓄電池性能進行實測,還是讓項目組確定吧。”
問題又回到了老汪這裡,“葉總,我們對蓄電池不太在行,你們是蓄電池生產商,從你的角度,你認為蓄電池還有必要在車上進行實測嗎?”
既然對方主動征求意見,葉佳怡就實話實說了,“蓄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動力裝置,可以這麼說,一部電動汽車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蓄電池性能的優劣,對於這麼重要的裝置,我們認為應該跟樣車一起上路實測,隻有這樣,才能充分證明某一款蓄電池是否符合你們的要求。”
“嗯,葉總這個建議我讚成,不經過試驗,怎麼知道哪家產品性能好,哪家不好?供應商都會自賣自誇,誰不會把自己產品的性能吹得天花亂墜?究竟是騾子是馬,得拉出來遛遛。”老周雖然不直接插手電動汽車項目,但他是董事長,有權發表自己的意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