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工程投資不會很大,即使市場不明朗,給企業造成的損失也不大,而且把整個項目分期建設,對外界也好交代。你可以利用一期工程生產的產品,進行市場布局和開發,一旦發現市場潛力,可以馬上建設二期工程。你覺得這樣是不是很從容?”
“葉總,上次你們一行來天成公司,跟你單獨交流不多,沒想到你對項目運作和管理有這麼高的見解!你的意見用一個詞形容,叫什麼來著?哦,叫醍醐灌頂!讓我深受啟發,今後應該多向你學習。”
“周總太謙虛了,你是企業家,我就是隨便說說,哪稱得上見解呀!不過周總,你們接下來究竟有什麼打算呢?”談了這麼半天,葉佳怡最想知道的是老周的想法。
“你不是說了嘛,分期建設呀!”
“你彆聽我說,那隻是我的意見,關鍵是你打算怎麼做?”
“就按照你的建議,分期建設電動汽車生產線,我們規劃的目標是年產電動汽車兩萬輛,那就分兩期工程建設,每期一萬輛。”聊到現在,老周把實底交了出來。
“周總,蓄電池的實測結果已經出來了,剛才你又確定了電動汽車項目的下一步目標,我冒昧地問一句,對於電動汽車的動力係統,你準備選擇哪一家跟你們配套?”葉佳怡道。
“哪一家?還用問嗎?當然是你們昌達集團啦!否則我也不會跟你聊這麼長時間。選擇昌達牌蓄電池,原因是你們的產品性能確實不錯,主要指標比其他廠商的產品要高出一截,但是葉總,這價格還隻字未提,你不會看見我選定了昌達牌蓄電池,就趁機抬價吧?呃,你能不能透露一下給乘勝汽車公司的價格?”老周倒是坦率。
(本章未完,請翻頁)
“周總對昌達集團還不了解,我們都不是那樣的人,價格上絕對公平,從來不會亂抬價,給乘勝汽車公司的定價,也給你們同樣的價格。”葉佳怡道。
“雖然還沒到簽訂供貨合同的時候,但我覺得價格上怎麼也應該比乘勝汽車公司低一些。”
“那是為什麼?我不是說了嘛,同樣的產品,價格上一視同仁,否則我們沒法給其他用戶交代。”
“葉總,我是搞技術出身,對新產品的應用實測多少還是了解一些,昌達牌蓄電池在乘勝汽車公司測試,花費了你們多少精力?你們為此投入了多少資金?這些情況你應該最清楚。在我們這裡實測,昌達集團除了提供樣品,又花了多少精力和資金?當然,你們的蓄電池是在乘勝汽車公司通過實測,性能得到驗證後,才在我們的實測中節省了精力和資金,但終究是節省了。”這老周摳得很細啊!
“你說的也是事實,不過節省這點資金和精力,不足以成為你要求享受價格優惠的條件吧?要不這樣,價格問題留到簽訂供貨合同再談,周總覺得怎麼樣?”葉佳怡道。
“好吧,無論如何感謝你對我們電動汽車項目提供的建議。”
“周總,我還想問一句,如果天成汽車公司的電動汽車項目要進行工業化生產,你們打算從何時開始實施?”
“這個----,估計得半年以後,畢竟要先做設計嘛。”
有了乘勝和天成兩家汽車公司的電動汽車項目做保證,蓄電池的規模化工業生產就可以正式實施了,按照童博士的規劃,把九萬套蓄電池分三期工程建設,項目的投資額度和風險就降低了一多半。
葉佳怡向關雲天彙報了蓄電池的市場和工業化生產一期工程的準備情況,本來以為投資很大的項目,現在實行分期建設,不僅投資分散了,而且風險降到了最低,令關雲天非常欣慰,“這點投資對昌達集團的財務狀況形不成多大壓力,你讓童博士他們不要有任何後顧之憂。”
“項目進行到現在這個階段,童偉他們團隊隻在將來的設備調試和試產過程中比較忙碌,車間建設和設備安裝期間,他們應該很清閒。我有個想法,不知是否恰當?”葉佳怡有些遲疑。
“你說話從來都是簡潔明快的,今天怎麼啦?有什麼想法,先說來聽聽。”
“在跟乘勝汽車公司老許洽談供貨合同的時候,他談到廢舊蓄電池的回收處理問題,也是阻礙電動汽車往前發展的因素之一,我從有關資料中也看到了類似的情況分析,我認為這確實是個問題,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主要目的之一,便是為了消除汙染,保護環境,如果電動汽車的廢舊蓄電池得不到有效處理,照樣對環境造成汙染,這樣的替代,又有什麼意義呢?”葉佳怡道。
關雲天點點頭,“你的意思?”
“廢舊蓄電池的回收處理,看上去不那麼高大上,但其中蘊含著巨大商機,我認為這甚至比開發生產蓄電池都更值得去做。”
“哦,這個行業那麼重要嗎?目前有沒有企業在做呢?”關雲天有些將信將疑。
“隨著電動汽車的麵市,生產蓄電池的企業將會越來越多,但廢舊蓄電池的回收和無害化處理,技術門檻高,也沒有多少人看得上,現在還處於空白狀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