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雲天的這次拜訪,本意是對即將退休的魏處長表達關懷之意,怕她退休之後感到空虛,打算聘請她為昌達地產公司顧問,畢竟老魏給昌達集團提供過多次幫助。
但老魏這人比較熱心,對關雲天印象極好,一直關心昌達集團各項業務的發展,當她聽說昌達集團正在開發廢舊蓄電池的回收處理技術時,她認為這項頗具前瞻性的技術,具有非常顯著的社會效益,應該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
關雲天做事曆來喜歡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他覺得老魏很快就要退休了,在這個節骨眼上再為一家企業的事奔走呼籲,如果引得旁人在背後說閒話,那就沒有必要了。
魏處長對此不以為然,“快退休了怎麼啦?即使我明天退休回家,今天我還是省發改委的計劃處長,何況我還有半年才到退休時間呢。隻要在位一天,我就有工作的權利,誰也無權在背後說三道四,你們正在開發的廢舊蓄電池無害化回收處理技術,有利於環境保護,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技術保障,社會效益十分顯著,對於這樣的技術,理應得到政策的有力扶持。”
“魏處長,有些事情畢竟不歸你親自管轄,你再出麵求人,我是怕麵子上過不去。”關雲天道。
“嗨,你想太多了!即使我出麵求某些部門,也屬於工作上的事情,隻要符合政策,他們就必須辦,畢竟我手裡這些行政資源,也是他們需要的。不符合政策的事,我也不會找他們。廢舊蓄電池的無害化回收處理技術,絕對符合有關政策,即使現在還沒有明確分類,但大的方向完全符合政策規定。”
“好吧,我儘快把立項報告送來,那就麻煩你了。”
一個星期後,魏處長收到昌達集團關於“廢舊蓄電池無害化回收處理技術”的立項報告,她先在本部門為項目辦理了立項手續。一個項目能在省級部門立項,這規格夠高,下一步在政策扶持和行業重視程度等方麵,將享受到不一般的待遇。
拿著立項報告和發改委的立項批文,魏處長去了環保、工信、科技和物資回收等四個省級部門,每到一處,她都極力宣傳這個項目的重要意義,加上她發改委計劃處長的麵子,四個部門的相關機構都對這個項目表現出了足夠的重視。
“魏處長,昌達集團這個項目確實不錯,但廢舊蓄電池的回收處理,上麵還沒有給出明確的政策,你要我們怎麼做?”四個部門的具體辦事機構都問到同一個問題。
“既然你們認為項目很好,企業希望得到政府職能部門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開發這項技術難度很大,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資源,如果政府職能部門能助企業一臂之力,就能加速技術開發的進程。”老魏解釋道。
“關鍵是廢舊蓄電池回收處理歸到哪一類,現在還沒有說法,具體操作起來,會有不少麻煩事呀!”
老魏必須體諒同行的難處,沒有具體政策的事,即使看上去非常正確,但辦事人員很難把握,“政策方麵的事可以等以後再說,資金扶持方麵,總不該有什麼問題吧?”
“這個可以,職能部門掌握的資金,就是用來扶持項目的,既然本項目的社會效益這麼好,我們理當扶持。魏處長,其實這方麵政策的製定和行業分類指導,都是你們發改委的事,你應該在本部門多做工作。”
老魏點頭稱是,“沒錯,得跟我們的上一級領導彙報。”
擇日,魏處長拿著立項報告找到她的頂頭上司,發改委的閆副主任,“領導,請問這份報告你看過嗎?”老魏明知故問,因為她是老同誌,又快退休了,在上級麵前說話隨便些,領導們也不會在意。
老閆接過去看了一眼,“看過,立項時我就看過了,怎麼啦?”
“像這種項目,將來企業真要是做起來,他們怎麼盈利?如果沒有利潤,企業就不會有積極性。”魏處長道。
“廢品回收,可能會有一定的政策性補償。沒有利潤,企業沒有積極性,他們可以不做呀!”老閆滿不在乎地說。
“這種項目,必須有企業去做,否則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會越來越大,甚至會阻礙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看你說的這麼嚴重,至於嗎?”
“不是我危言聳聽,可以設想一下,多年後,隨著電動汽車的不斷普及,使用壽命到期的報廢蓄電池將會越來越多,到時候這些廢舊蓄電池如果得不到妥善處理,全國各地是不是會有堆積如山的廢舊蓄電池?這些廢品將對當地環境造成嚴重汙染,這跟當初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初衷背道而馳呀!”
老閆點點頭,“老大姐,你找我想說明什麼問題呢?”
“咱們發改委不是製定產業政策的部門嗎?我的意思,既然新能源汽車是將來的發展方向,政府就必須重視報廢蓄電池的回收和無害化處理,但這件事終歸要由企業去做,為了鼓勵企業做這件事的積極性,政策方麵應該為企業提供一定的利潤來源。”
“為企業提供利潤來源?你認為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