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如何協調(2 / 2)

“嗯,定點處理的想法很好,如果不加規範,隨便處理,那些個體或小企業,將廢舊蓄電池拆解後,把有利用價值的物理構建和外殼拿走了,剩下的廢電解質丟棄在環境裡,將對各地水土環境造成巨大危害。”老宋讚賞道。

“我們的想法再好,沒有政策支持也是枉然,作為企業,規模和名氣再大,對這種事也無能為力,隻有環保部門把這件事上升到政策層麵,形成紅頭文件下發到各地,才能禁止或約束個人和小企業對廢舊蓄電池的隨便處置。”

“廢舊蓄電池的回收處理是一件新事物,環保部門也沒有經驗,按照你們的設想,廢舊蓄電池的收購可以放開,就像一般固體廢品一樣,誰都可以收購,但最終必須集中到昌達集團進行拆解和回收處理,是這個意思吧?”

“是的,正如宋處長前麵說的那樣,廢舊蓄電池的拆解很容易,但對廢電解質的無害化處理,技術門檻很高,不要說個體或小企業,就算一般大企業,也沒有那樣的技術能力,我們在前期的技術開發中已經深有體會,回收處理廢電解質的技術難度相當大。為了把這項技術開發成功,昌達集團專門成立了技術中心,並花重金從國家級科研單位挖來了一位高級技術專家,領銜技術開發,確保將來回收處理技術的高水準。”關雲天道。

“不得不說,你們的出發點非常好,本來應該是我們環境監管部門應該考慮的事,卻讓你們想到前麵了。我把你們的想法和要求跟分管廳長彙報一下,征得他的同意後,儘快形成一個文件,爭取

(本章未完,請翻頁)

儘早下發到各縣市環保部門。”老宋道。

“宋處長,這份立項報告你帶回去,跟分管廳長彙報時,最好讓他看看這個。”魏處長道。

“我估計廳裡對這件事應該很感興趣,形成文件預計不會遇到多大阻力。”

“但願如此吧。宋處長,如果近期有時間,請你去昌達集團親眼看看我們的企業,還有為開發廢舊蓄電池回收處理技術,正在進行的試驗。如有必要,也請環保廳的有關領導一同前往,對我們的工作進行指導。”關雲天向老宋發出了邀請。

“還彆說,如果真要製定政策,我估計有可能去你們企業看看,因為你說得再好,也要我們製定政策的人親眼所見。”老宋道。

“我們求之不得,翹首以盼,歡迎領導們蒞臨指導!”

因為昌達集團既是全省第一家提出申請的單位,又具有強大的實力,環保部門把廢舊蓄電池的回收處理定點在昌達集團,應該沒有多大問題。但是,昌達集團畢竟是家企業,任何業務,最終的結果都要有利可圖,否則,企業就會難以為繼。

關雲天跟老魏探討回收處理廢舊蓄電池的盈利問題,“即使能夠從廢舊蓄電池中回收一些有用原件和成分,單靠處理環節盈利,我認為根本沒有可能。”

“既然如此,當初你們為啥選擇這樣的項目做開發?”

“從某種意義上講,廢舊蓄電池的回收處理,就跟我們在省城做的養老項目有些類似,單靠項目本身盈利基本沒有可能,項目的社會效益要遠遠大於其經濟效益。我不是理想主義者,沒有多高的情操,但也絕不唯利是圖,我覺得某些看上去無利可圖的事,總得有人去做。但我畢竟是做企業的,追求利潤是我的本能,所以,尋找項目的盈利點,是我的責任。”關雲天道。

“你有什麼想法嗎?”

“就像我們在省城做的養老事業一樣,要千方百計利用政策資源,爭取更多的政策補貼。這些年跟有關方麵打交道比較多,從內部得知,每年都有很多政策資金被那些沒有什麼意義的項目拿走了,像昌達集團從事的養老事業和廢舊蓄電池的回收處理,一個關乎民生,一個消除環境汙染,這樣的項目應該理直氣壯地申請政策資金的扶持。”

“這麼說來,你有計劃了?”

“具體計劃還沒有,等環保部門的文件下來後,咱們接著要做兩件事,第一,跟發改、工信、科技和環保等部門申請政策扶持資金;第二,定價權在發改委,一旦廢舊蓄電池的處理成本核算出來,咱們要向發改委的有關部門提出定價申請,讓他們給出處理一塊廢舊蓄電池的收費標準,至於收取的費用是電池製造商承擔,還是汽車製造商出錢,或者由汽車消費者買單,那就不是咱們要考慮的問題了。”對於這方麵問題,關雲天想了很多。

老魏被關雲天的深謀遠慮所折服,“哎喲,這涉及很多方麵呀,僅發改委就跟綜合計劃、政策法規和定價機製等三個部門有關,還有其他職能部門,恐怕一兩個月也跑不完。”

“不用著急,這些事情說起來簡單,真正去做,我覺得哪件事都不容易。”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