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主管日常事務,不參與決策的話,我學不到真正的管理經驗呀!”關琳珊道。
“放心吧,如果有新的養老項目實施,即使你主管日常事務,照樣讓你參與決策過程。”
“辦公地點呢?要不要回省城或其他什麼地方?”
“現在都是遠程辦公,地點不變,還在原來的辦公室,隻是工作內容變了,今後的一段時間,你的重點是關注上市公司養老業務板塊發生的事情。”
關雲天把昌達控股養老板塊的絕大部分資料轉到關琳珊的電腦上,並告訴她平時關注哪些指標。
“說實話,就日常管理而言,養老板塊比實體製造業那邊簡單多了,這裡成本固定不變,不存在產品質量控製問題,不為貨款回籠擔憂,更不必關心原材料行情和價格發生變化。”聽完介紹,關琳珊覺得事情並不複雜。
“看上去確實簡單,但簡單的事情恰恰容易被忽視,問題往往就出在這裡。”
“不要危言聳聽了,我會重視的,一個養老機構,隻要把那些老人侍候好了,還能出什麼問題?”關起門來跟自己的父親說話,關琳珊有點滿不在乎。
關雲天覺得女兒輕視養老機構的管理問題,這可不是好現象,“大道理不講了,還是給你舉個例子吧。沒錯,隻要把老人們侍候好了,確實不會出什麼問題,但是,你怎麼保證就一定能把老人侍候好?假如哪裡做的不周到,引起老人的不滿,輕者人家會提意見,嚴重情況下,老人就有可能離開你的養老機構,另尋彆處,那是什麼後果?”
看見父親表情越來越嚴肅,關琳珊知道自己闖禍了,連忙賠不是,“你老彆生氣,我沒有輕視管理的意思,隻是覺得沒那麼複雜。”
(本章未完,請翻頁)
關雲天向女兒嚴正指出:“珊珊,作為管理者,不要輕視任何一項工作,大項目的決策屬於企業管理範疇,養老機構的衛生情況,看起來是一件小事,但那也是企業管理的內容,如果做的不好,照樣對企業造成損害!”
感覺到氣氛不對,關琳珊收起剛才那副吊兒郎當的態度,“你說得對,企業管理無小事,千裡之堤潰於蟻穴,這道理我懂,但我重視的不夠,這就改正。接著剛才你的意思,如何才能杜絕工作中的失誤,讓老人們百分百滿意呢?”
“人到老年,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特性,要讓老人們百分之百滿意,說實話,非常難做到!但我們的管理工作要向那個方向努力!”關雲天道。
“這是應該的,但管理過程中,具體怎麼做呢?”
“多跟基層管理人員溝通,避免高高在上的說教,把你的想法以一種他們易於接受的方式傳達出來,讓他們理解你的良苦用心。隻要你跟基層管理人員達成共識,他們就能把工作做好,從而讓老人們滿意。”這是關雲天多年管理經驗的一部分,不僅局限於養老機構的管理。
“也就是跟基層管理人員搞好關係,讓他們認真負責地工作?”
“這樣理解有點片麵,不過在用規章製度約束的同時,也確實需要講究人性化。侍候老人的工作不好做,甚至比當幼兒園老師還難,但我們從事的就是這項工作,隻有從管理者做起,基層管理人員才能做到儘職儘責,忍辱負重。”
“剛才你說很難做到讓老人們百分百滿意,真要是出現不滿意的情況,應該怎麼處理呢?”
“你記住,任何事隻要你儘力了,就問心無愧,但前提是一定要儘到最大努力。如果出現老人不滿意的情況,一般有兩種結果,一是選擇離開,就像前麵我說的那樣,他另尋彆處,或家屬接回家;二是家屬胡攪蠻纏,挑你的毛病,甚至追究養老機構的責任。好在迄今為止,我們還沒遇到那種不講理的家屬和老人。”
聽到這裡,關琳珊感到驚訝,“還有這種情況呀!”
“有句話叫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但你一定要做好自己,不要被人抓住把柄。”
“至今沒有出現這些情況,當然是好事,說明昌達集團養老機構的工作無可挑剔。問題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呀!”
“沒關係,我不是說了嘛,隻要自己儘了最大努力,結果怎麼樣,就不是咱們能掌控的了。如果有人選擇離開,當然隻能隨他去了;至於出現不講理的情況,我們自然也有應對措施。”關雲天胸有成竹。
“如何應對?跟他們沒法講道理,還能怎麼辦?”對於這種聽見就怵頭的事,關琳珊覺得很傷腦筋。
“既然昌達集團敢於涉足養老事業,我們當然也考慮到了其中的風險。現在畢竟是法治社會,再棘手的事,也有說理的地方。”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