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形態的打神鞭,就不再是一般的鞭,而是正義之鞭!
必須冠以正義二字,因為打神鞭頂端彈出了一麵小旗。
旗不分正反,呈三維立體形態,一黑一白雙魚在旗上遊動,化作陰陽魚,而陰陽魚的魚眼正是白色的正和黑色的義二字。
明明白白告訴眾人,此乃正義之鞭。
實際上,這麵三維立體的陰陽正義旗,是太公望的另一件寶具——戊己杏黃旗。
雖然戊己杏黃旗的名字既有代表中土大地的戊己,又有代表黃土之色的杏黃,但其實這件寶具的既沒有大地的特征,也沒有黃土顏色。
帶著正義的三維立體陰陽魚,才是戊己杏黃旗的真正形態。
眾所周知……眾:我們不知道。
總而言之,太公望的寶具大多數名字和功能不相符,這裡麵有太公望喜歡把寶具改來改去的原因,也有他想打敵人一個出其不意的原因。
而除了將寶具改來改去,太公望還有一個特長,那就是將寶具融合!
正如太公望可以將多種法陣融合在一起,形成全新法陣,並讓法陣的威力疊加,最終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目的相仿,他還能將多種寶具融合。
當打神鞭和戊己杏黃旗融合之後,戊己杏黃旗本身的功能變得忽略不計,打神鞭的力量則被增強了三倍!
這才是太公望融合寶具的精髓所在,如果打神鞭和戊己杏黃旗融合,隻是讓打神鞭同時具備打神鞭和戊己杏黃旗的兩種力量,那麼太公望最多算一個加強版的吉爾伽美什。
吉爾伽美什可以一次性使用多件寶具,不過他隻能解放一件寶具的真名。
太公望也可以一次性使用多件寶具,不過他能釋放出所有寶具的真正力量,但當他融合寶具之後,全新寶具的就變成了:犧牲某一件寶具的功能,多倍增強另一件寶具的力量!
所以說,太公望把“長”出杏黃旗的打神鞭稱為:打神鞭第二形態,而不是打神杏黃鞭。
至於正義二字……這是杏黃旗自帶的特效,起因還是太公望的惡趣味。
在陰陽魚魚眼位置嵌字,用陰陽或者黑白更好,可太公望是什麼人啊,他能把推演、探測功能的寶具做成寶劍模樣,自然也可以把陰陽或者黑白換成正義。
除了頂端“長”了一麵小旗,太公望的正義之鞭還變長了,原本是半米左右,第二形態就成了一米出頭,同時從硬鞭進化為軟鞭。
硬鞭的攻擊方式單一,隻能砸、掃、捅,軟鞭不隻有以上的攻擊方式,還能纏、蹭、戳。
最關鍵的是,硬鞭隻能正麵進攻,軟鞭卻可以曲線繞後,打擊麵巨大,最適合群戰。
喜歡群毆彆人的太公望,一直防著被群毆呢,打神鞭的第二形態,便是應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