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車不僅能阻礙騎兵,同時也能擋住蒙古人的騎射,更何況隊伍中還有刀盾手在呢,這些刀盾手負責的就是掩護進攻的戰友。
除去這些,狼筅的最大作用不僅是作為進攻性武器,同樣也是防禦武器,那些看似亂七八糟精鐵製作的尖刺和枝節同樣能攔住羽箭,普通的箭想要突破狼筅的防禦極其困難,更不用說蒙古人的弓箭威力本就不大,射過來的時候士兵隻要拿著狼筅一檔一晃,羽箭就無法穿透,哪怕有漏網之魚到了跟前也沒了力道。
除此之外,朱慎錐這邊個個披甲,雖都是輕便的皮甲,卻也不是普通羽箭能傷到的。隻要不碰巧射到要害,沒了力氣的羽箭很難透過皮甲,直接掛在上麵看似嚴重,其實一點傷都沒。
蒙古人手忙腳亂取弓射擊,射了兩輪後卻發現絲毫不起作用。而這時候老金指揮隊伍變幻陣型,以鴛鴦陣為核心,三隊一組變成了三才陣,從兩邊展開,一下子對蒙古人形成了反包圍。
是的,沒看錯,是反包圍。
說起來也可笑,這股來來勢凶狠的蒙古騎兵足足有近四百人,被朱慎錐的佛郎機迎頭痛擊,再加上鳥銃的接連打擊,眼下已經傷亡了近百。
剩餘的三百騎擠成一團,後麵的要往前衝,前麵的因為戰馬的突然停下根本就跑不起來,再加上一部分蒙古人取弓反擊又沒效果驚慌失措之下不知如何辦才好,這些蒙古人你擠我我擠你已亂了套,哪怕首領大聲疾呼意圖重整隊伍也無濟於事。
這時候朱慎錐這邊開始變陣主動迎敵近戰,蒙古騎兵直接就失去了騎兵的優勢,坐在戰馬上原地打轉,身上的本事十成瞬間就去了九成。
不僅如此,三隊以三才陣進行反包圍,剩餘一隊中一半操縱佛郎機繼續朝蒙古人多的地方猛轟,其他人拿鳥銃對著蒙古人接連不斷地射擊,雖說鳥銃的裝填比較緩慢,朱慎錐這邊的鳥銃數量也不多,加朱慎錐自己也不過七八支而已,可就算這樣每聲槍響下蒙古人那邊就發出一聲慘呼,隨即就能看見一個蒙古人跌落馬下。
到了近戰,鴛鴦陣的作用更是發揮的淋漓儘致,狼筅、鏜鈀、長矛這些長兵器令蒙古人叫苦不迭。
尤其是狼筅這玩意,其長度達到了三米之長,而且麵積又大,直接戳過來彆說人了,就連馬兒都躲不過,精鐵打造的尖枝銳利異常,一戳一掃之下蒙古騎兵根本就就在馬上坐不住,轉眼就給打下馬來。
沒了戰馬的蒙古人就更好解決了,短短的馬刀怎麼都夠不著對方,相反鏜鈀、長矛往蒙古人身上一戳就是一個血窟窿,任憑蒙古人揮舞著手裡的武器陣陣驚呼卻也擋不住。
鴛鴦陣的奧妙就在如此,在對敵中鴛鴦陣從來不是一對一,而是相互配合利用陣型和手裡的武器特點形成局部的以多打少。
狼筅先控製住局麵,鏜鈀掃清目標左右障礙,長矛就成了主要殺傷,並且長矛可不是一支,一出手起碼是兩支,一左一右或者一上一下,饒你三頭六臂也躲不開。
另外還有刀盾手在一旁虎視眈眈呢,就算伱在前幾招下受傷卻僥幸不死,刀盾手順勢補刀,三下五除二根本不費什麼力氣就能解決掉對手,然後全隊朝下一個對手進攻。
一開始朱慎錐這邊的士兵還是有些束手束腳,雖然他們在訓練中早就練的很純熟了,可畢竟今天是第一次上戰場。
開戰之處,大部分士兵臉上還是帶著膽怯的,畢竟蒙古騎兵名震天下,再加上蒙古人的數量又遠比自己這邊多,雙方又是直接麵對麵的作戰,以步兵在少於數倍敵人的情況下要贏得這一仗,在他們的心裡絲毫沒有把握。
不過在老金的沉著指揮下,再加上王晉武、李佑等隊長以身作則和鼓舞之下,這些新兵這才鼓起了勇氣,硬著頭皮正麵迎敵。
可就算這樣,訓練中的本事在戰場上連一半都沒發揮出來,其中還有不少因為慌亂導致的錯誤。要不是朱慎錐這邊的佛郎機開火凶狠,再加上幾個隊長身先士卒靈活應變,說不定還沒等攔住衝過來的蒙古騎兵自己這邊陣型就亂了。
當穩住陣腳開始反擊後,剛前還驚恐的士兵突然發現那些看似凶狠無比的蒙古人似乎不是那麼難以對付。幾個交手下來,自己這邊居然穩穩占了上風,那些蒙古人根本就沒還手之力,一個個在自己的武器下哭喊嚎叫,拚命反抗又無濟於事,最終含恨倒下。
一個……二個……三個……。
隨著蒙古人越殺越多,士兵們心中的恐懼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無比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