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慎錐事後細想,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經驗不足,當初戚繼光在軍陣操練中使用虎蹲炮和佛郎機兩種大炮絕對不是拍腦袋決定的,之所以這麼布置有著戰場上的特殊原因。
無論佛郎機還是虎蹲炮都有各自的優點,同樣也有各自的不足之處。
佛郎機的優點是發射速度快,射程較遠,直射命中率高。但其弱點是佛郎機雖屬於輕型炮,可它的重量也絕對不是一個人能操作的,一門佛郎機炮重至少兩百斤,哪怕強壯的士兵一個人也很難搬動,必須要有炮車拖著才能靈活使用。
至於虎蹲炮的優點是輕便,相比兩百來斤的佛郎機,虎蹲炮的射程雖然稍近些,但其僅僅才不到四十斤的重量一個士兵伸手就能提著走,隨便找個地方一架就能開炮發射。
可虎蹲炮的弱點也很明顯,它雖然打擊麵大,但其發射速度卻遠比不上佛郎機。每開一炮重新裝填需要不短的時間,一旦沒有足夠的虎蹲炮形成交替發射保持持續火力的話,那麼在裝填間隙就很容易讓敵人衝到近前從而失去火炮的優勢。
兩者的優缺點都很明顯,之前朱慎錐隻考慮到了持續火力卻沒考慮到相輔相成的因素,這才舍棄了虎蹲炮隻選擇了佛郎機。但在草原之戰後,朱慎錐這才徹底明白當年戚繼光為什麼會特意如此配置,那是因為這兩種火炮相互配置正好能取長補短,從而在戰爭中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老話說的不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哪怕朱慎錐有超越這個時代的眼光和思想,但在許多方麵也不能忽視前輩的經驗和教訓。假如他當初帶上幾門虎蹲炮,在對嘎力巴展開斬首行動的時候在關鍵時刻直接用虎蹲炮轟擊,嘎力巴哪裡還有跑的可能?
想到這,朱慎錐又想起了在草原的王晉武,看來還得讓商隊送些虎蹲炮去部落以供裝備。
不過眼下朱慎錐手中的火炮並不多,他雖然在趙屋嶺這裡設置了工坊,可以目前工坊的情況要大量鑄造火炮也是不易。離開半年多了,也不知工坊那邊如今的情況如何,今晚休息一日,等明日得去工坊看看。
說起來也巧了,第二日朱慎錐剛剛起床,和平時一樣打了一趟拳耍了會兒槍術,正打算吃早飯呢,趙大就匆匆到了百戶所。
“趙叔,你怎麼來了?”見了趙大,朱慎錐連忙讓座,招呼他一起用飯。
“不用了六爺,俺一早就吃過了,昨兒聽說您來了,也不知您要呆幾天,俺這人您也知道,心裡藏不下事,好些日子沒見六爺您了,這不早上起來就過來見見您。”
趙大憨厚笑著搓著手說道,朱慎錐聽了啞然一笑,的確他半年多沒來了,趙大這麼久沒見自己。聽自己來了坐不住,直接就找了過來也是尋常,不過看著趙大的熱切表情,朱慎錐心頭微微一動,似乎感覺到了什麼。
招呼趙大暫且坐,讓人送了杯熱茶暖暖身子,朱慎錐吃著饅頭就著醬菜和他聊了起來。
“工坊那邊可好?”
“好,一切都好著呢。”趙大是朱慎錐指派的工坊負責人,也是信得過的工匠。早在王家村的時候趙大就幫了朱慎錐不少忙,而且趙大為人忠厚實在,手藝也好,讓他管著工坊雖不能說是最合適的人選,但也是最恰當的。
更不用說跟了朱慎錐後趙大已經脫離了匠戶,身上還有了衛所知事的銜,說起來也算是個小小的官身了。彆小看這個知事,一般人窮極幾代都達不到,何況像趙大這樣的匠戶。
趙大當即就說起了工坊那邊的情況,聽著他的講述朱慎錐慢條斯理地吃著早餐,時不時開口詢問幾句,趙大雖沒什麼文化,可做事極為用心,工坊大大小小的事幾乎親力親為,也全記在心裡,對朱慎錐的詢問是對答如流,讓其異常滿意。
現在的工坊要比最初的規模大了不少,其中主要冶煉製造更是不同剛剛開始的樣子,其產量也翻了三番。
尤其是趙大和幾個鐵匠取長補短,經過幾次實驗製作出了更為高效的煉鐵工藝,改造了鐵爐後,製作做出來的生鐵要比以前強許多,就連熟鐵、精鋼這些質量也提升不少。
現在工坊擁有兩座改造後的瓶爐,一座瓶爐日產生鐵近4000斤,兩座加起來差不多快8000斤了。
以目前工坊的技術,再多建一座瓶爐也是可以的,但考慮到目前出產的礦石數量不足,兩座瓶爐足夠使用,趙大也就沒再增加。
8000斤的日產鐵量隻是理論上,實際平均每日日產大約在6000至7000斤左右,一月下來就能產鐵二十萬斤。
這個產鐵量在地方來說已經非常不低了,鐵產量的滿足也使得工坊在器械製造上的原料充裕,每日生產的各種日常鐵具、槍頭、箭頭這些軍械不在少數,此外還有一些生鐵作為物資儲存起來,以供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