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發明五雷神機是在抗倭之後,隨著南方倭寇平定,朝廷把戚繼光調任北方邊境,戚家軍也用於和蒙古作戰。
在同蒙古作戰時期,戚繼光發明了車陣戰法,又以虎蹲炮和佛郎機配合使用增強了火力打擊。
除此之外,鳥銃的使用也是車陣戰法的補充,可鳥銃裝填不便,往往在戰爭中無法形成強大的持續火力,擊發後需要很長時間的裝填才能進行下一發射擊,如果要改變這個模式,必須就要再建一支專門的火器部隊,用明初沐英首創的三段擊戰術來保持射擊頻率,形成持續火力打擊。
可這樣一來是不可能的,戚家軍一開始就是以精兵製結構,再加戚家軍又是募兵製,和大明朝廷現有的兵製完全不同,先不說朝廷是否允許戚繼光這麼乾,僅僅組建這麼一直純火器軍隊沒有朝廷支持靠戚繼光的財力也養不起。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戚繼光絞儘腦汁,終於在現有的三眼銃基礎上招募能工巧匠弄出了一件新的火器,而這種火器就是五雷神機。
所謂的五雷神機和三眼銃有些類似,但也有著極大不同。三眼銃顧名思義是一根槍管三個眼,在戰爭中可以連續發射三次,相比普通火銃一次擊發要強許多。
不過三眼銃的射擊距離和準頭卻不如火銃,更不如鳥銃,再加上三眼銃是作為騎兵作戰的主要火器裝備,結構簡單而且笨重,發射完後根本不可能馬上重複裝填,騎兵交戰時候往往先用三眼銃開火對敵方進行火力打擊,開完火後直接拎著沉重的三眼銃當成錘子砸人,轉眼間這玩意就從熱兵器成為了原始的冷兵器。
五雷神機卻是不同,五雷神機不是一根槍管五個眼,而是擁有五根槍管,而在槍管後方采用了火銃射擊的模式,從原理來說等於把五支火銃聯合在了一起,而且每支槍管都有準星,槍管和槍管之間有機械連接,用手可以轉動。
把槍管轉動到位置,然後扣下扳機擊發,五雷神機就能正常發射。發射一發後,轉動槍管,使其第二跟槍管替代擊發完的第一根槍管位置,就能進行第二次擊發,隨之類推……。
這樣一來,五雷神機可以連續擊發五次,操作中兩人配合,一人負責支架和轉動槍管,而另一人負責瞄準發射。如此就能成型持續性的火力,僅僅依靠不多的士兵就能達到數倍的火力覆蓋。
五雷神機自完成以來填補了戚家軍的火力不足,在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這玩意朱慎錐也有,但並沒有裝備新軍,畢竟五雷神機比較笨重,雖然可以持續射擊但精度不如鳥銃,再加上朱慎錐現在手上的人也不多,操縱火炮就需要炮手,如果再分出人來操縱五雷神機,那麼他現在這麼點人根本就忙不過來。
趙大取出來的東西朱慎錐初一看就脫口喊出了五雷神機的名字,可仔細再一瞧卻又發現這和印象中的五雷神機又有不同。
相比他見過的五雷神機,趙大拿出來的這個玩意要小許多,長度略短於鳥銃,前端是和五雷神機一般的五根槍管,中部靠後位置是一個鼓起的圓形裝置,再後麵就是和普通火槍差不多的擊發裝置包括搶把握手等等,從樣子來看等於一個縮小版的五雷神機。
“回六爺,這可不是五雷神機,雖然它像,但又有不同,姚二給它起了個新名字,叫‘梅花槍’”。
“梅花槍?”聽到這個名字朱慎錐頓時來了興趣,伸手要過細看。
拿在手裡整支槍沉甸甸的,重量要比鳥銃還重不少,不過相比五雷神機卻輕了許多。
如此,原本依靠兩人操作的五雷神機,這支梅花槍一個人就能完成射擊,這倒是一個不錯的設計。此外,這梅花槍的造型和五雷神機類似,但結構進行了精細化和調整,保留了和五雷神機一樣可以轉動槍管的模式,再采取目前使用黃藥擊發的裝置,這樣一來隻要裝填完畢就能連續射擊五次,這可比普通的火槍要強上許多。
拿在手裡翻來覆去地看,朱慎錐突然想到了後世著名喜劇演員黃某在《無人區》電影裡扮演的角色,那支能夠轉動槍管的土槍和自己手上的這支梅花槍尤其相似。
心裡微微一動,朱慎錐問趙大要來彈子和火藥還有擊發的黃藥,隨後又去了後院。
在後院,他用這支梅花槍試射了一次,隨著一發射完轉動槍管後繼續射擊,片刻之間就五連射全部順利射出。試射完後,朱慎錐雖感受到因為槍實在太重,射擊的時候需要耗費氣力,而且第一次瞄準還好,後麵幾發瞄準因為槍聲重量和後坐力的緣故隻能瞄個大概。
可就算這樣,梅花槍也讓朱慎錐格外驚喜,持續的打擊和穩定的射擊,哪怕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對目前火器而言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創意了。